2022南阳两会 |
高质量建设省副中心城市
——南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2月10日,在南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受市政府委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秦守国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南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以来,南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建设顺利开局。
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2021年,南阳市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增长9%,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均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高于全省8.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4%,税收增长11.2%,均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选派4408名干部包联企业6900家,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9011个。创新开展每周“畅聊早餐会”活动,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7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960.8万亩、总产142.7亿斤。编制完成11个县市村庄布局规划、300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排名跃升8个位次,进步幅度全省最大。6项一级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跨境贸易指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万人助万企”工作推进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省辖市代表作典型发言。
今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GDP增长8.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生产总值增速同步,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稳定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坚持创新引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大抓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强市行动,主攻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聚焦创新驱动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项目,以项目高质量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对标国内一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综合运用改革思维、法治手段、诚信力量、开放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高效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实施“双高”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中心城区和县域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聚焦“两新一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谋划争取、规划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树牢“两山”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统筹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绿色转型,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南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强化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媒体记者 谢项伟)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2南阳两会手记 | 春风十里 吹展新的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