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年 味
作者:  祁 娟

年 味

祁 娟


  当天空纷纷扬扬飘起大片的雪花时,我正在清理西岗院子里的一些灰尘和落叶,雪花顽皮地落在我的脸上,扬起脸望着飞舞的团团洁白的精灵们,它们又热情地贴近我的下巴和脖子。

  雪越来越大,将院子一边裸露的土地铺满,蒜苗和芫荽的绿被覆盖,只剩下形状。几株蔷薇的花苞颤巍巍地抖动,和着风雪,翩翩而动。朱红色的两层楼房在茫茫的雪下,高大静默的玉兰矗立在大门处,圆圆的大理石桌围着几个石凳,酣畅地披上了银装。

  “啊!下雪了!我喜欢下雪!”旁边有年迈的妇人声音,带着惊喜和孩子般的雀跃,我扭过头看她,冬梅是她的名字,自她年岁变大,一进入冬天,便如要进入冬眠的植物们,话语减少,足不出户,或整天懒洋洋地坐在院子里靠门的墙边,眯着眼睛看天空,看着云朵在天际游弋。直到有阳光暖暖地照过来,她便长长地打个哈欠,又一天啦,快过年啦。她的声音里透着期盼,和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巴望和等待。

  我理解冬梅这种热切的心情,我同样热切,对这传统的日子喜欢有增无减,虽然年纪已经不再青涩,但一如青涩般暗自欢喜着。童年的记忆深刻,临近过年,便有每天看着大人们庄重而认真忙碌,搞卫生,将房屋里里外外清扫干净,蒸甜糯的豆包,炸香喷喷的油饼,炸鱼块和酥肉,包饺子,然后就是熬年夜了,漫长而甜蜜的夜晚啊,我将崭新的衣服放在枕头旁,只等天色微亮,穿上它,走亲戚拜年,口袋里还有少量的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不做功课,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天知道,童年的时光总是和食物较劲,在农村生活的几年里,食物匮乏,美味的东西少之又少。所以过年那几日是弥足珍贵且令人难忘的。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冬梅露出笑容:“我该给你们做些好吃的。”说着动作麻利地从冰箱取出腌好的鱼块,走进厨房。她脸上浅浅的褶子也藏满了笑意,可能是胖的缘故,脂肪将皮肤撑起来,饱满而又有弹性。

  厨房保留了农村时用的地锅,她认为地锅做出来的饭菜格外有滋味,所以在西岗建房的时候,特意交代人做了地锅和灶台。我站在灶前,看着那被烟火熏黑了的灶间,一筹莫展。“我来吧。”她将油咕咚咕咚地倒进圆锥形的大铁锅里,便蹲下来点火。火光照亮了她那双眼角有些下垂的眼睛。油锅滚开了,她弯起嘴角,拿竹筷夹起鱼块放进锅里,看着金黄色的鱼块在油锅里翻腾,冒出香气,浮在表面,用笊篱捞出,放在竹筛子里,摆放在案板的一角。莲藕,酥肉啊,都炸给你们吃,她又从冰箱里拿出早已裹上面,拌过五香粉散发着特殊香味的一盆,一簇一簇地丢进油锅,动作娴熟且轻快,仿佛又回到年轻的时候。接着又炸了油饼,她那双不再细嫩的手,拽着面团,随心所欲,以至于很多不规则的油饼出锅,有小鸟状的,有月亮状的,有方块状的。不一会儿工夫,案板堆满了香喷喷、热腾腾的美食。她满足地望着这些,示意我吃。我拿起鱼块细细品尝,唇齿间涌动着鱼肉的鲜香,在小时候,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限量版的,不敢大肆地吃,因为还有客人要过来,鱼肉之类的要招待人家,所以吃得小心翼翼。

  “放开了吃,只要你想吃,我随时做好。”冬梅看着我,又递给我一个方形油饼,“吃吧,你太瘦,长不胖。”说着她取出一个大瓷碗,装满了炸的东西往门外走,给隔壁的阿婆送些吃的,她岁数大了,孤零零的一个人行动不便。

  黄昏时分,冬梅又蒸了锅圆圆的白馒头和红豆包。蒸汽弥漫了整个厨房,我清洗着一把新鲜的芫荽,她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大门的房檐下,脸上挂着细密的汗珠,似乎活力已经长满她笨拙的身躯。她轻轻地品味着一杯刚冲泡的普洱茶,望着门外那条铺满雪花自南向北的小路。

  记忆中的日子大多是一样的,唯独这几天感觉不同,就连迟钝的冬梅都活泛起来。你看她不知何时身手灵活,在门上贴着对联,窗子上贴着红色喜庆的贴纸,就连米缸外面都贴着一个字:有。有吃的有喝的,她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好光景,富足。

  一些赶路的人从门前经过,她站起来像招呼亲人般对人家说,进屋吃饭啊,暖和会儿再走。人家摆手,不了,赶回去团聚,家人还在等呢。

  雪依然在下,巷子里的灯光透过窗户,一点点晕黄地铺开,他们的厨房也正在进行一些煮的,炸的,炖的,依次被风传过来浓烈的味道,在严寒里像花开,像波浪般荡漾。

  “妈,真的过年了。”我站在她身边说,“好日子啊!”她起身,微笑着看墙角已经盛开的腊梅。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走亲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