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赛场“晒”科技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冬奥赛场“晒”科技
作者:  常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雪车装备用上航天级别的材料和技术,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上,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运动健儿的飒爽英姿,也将看到不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科技、新装备。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体育赛场上亦是如此。体育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人类在赛场上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一方面来自于身体素质提升,另一方面也源于科学系统训练及科技保障。可以说,今天的奥运舞台,不单是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更是赛场背后科学水平、技术装备的大比拼。

  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不断推动人类体育事业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方向发展。日常训练中,除了教练根据经验,口头或者动作传授的传统方法,还应用科技将运动员“武装到了牙齿”。运动员戴上的传感器,会实时显示各项数据,教练员根据数据分析,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赛时阶段,科技的比拼就更为显著。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冰丝带”里,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保证了冰面温度恒定,冰面质量更优,由此成为“最快冰面”;在速度滑冰的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成绩往往要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对冰刀的材质、硬度、韧性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运动员们的服装也格外讲究,通过紧身服装包裹皮肤、特殊材料与结构设计,可有助于减少阻力。

  科技还能够为运动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山滑雪训练防护服,采用新型的柱状阵列式抗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料,能够对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肩腿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更多科技元素融于冬奥,不仅完美契合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更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定信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常 理)


编辑:袁潇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