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剧评 |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亮点与泪点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央视剧评 |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亮点与泪点
作者:  杨珺


今日电影《跨过鸭绿江》全国上映。


如果想要全面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电影《跨过鸭绿江》一定不容错过!


1.jpg



亮点一 揭秘性

听彭老总讲那抗美援朝的故事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叙事视角与同名电视剧截然不同,电影更多地强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个人化叙述。


11.jpg


彭德怀作为这场战争的核心人物,以他的视角叙事,本身就带有一种揭秘的性质。


本片披露了很多过去观众不熟悉也不知道的史实,因而,在整体纪实风格下,揭秘性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上到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央决策层、中到彭德怀为统帅的志愿军司令部,下到前线各级指战员三个层面的丰富故事,通过彭老总的回忆有机地串联了起来。


整个故事既有宏阔的视野,也不乏人物细腻的情感,所以开合有度,颇具戏剧张力。


2.jpg
3.jpg



亮点二 真实性

来自真实 超越真实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而令人钦佩的,影片的风格和品格带有很明显的文献性。


真人真事是这部电影创作的源泉,创作者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借助想像和艺术审美的思维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里跳脱出来,用视听语言这种特殊的“史笔”,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跨过鸭绿江》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4.jpg


生活有时比戏剧更具戏剧性,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涌现的各种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志愿军将士所具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使这部影片充盈着丰沛的浩然正气! 


1.gif


很多难以想象的场景都真实地发生在朝鲜战场,电影以近似“白描”的手段,节制而凝练地表现出来,让那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物“复活”在银幕上。


“真实性”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很多场面动人心魄,令人唏嘘!


亮点三 动人性

直击人心 感人肺腑


我们说某个作品具有“动人性”的时候,是指它具有浓烈的情感。


铁原阻击战63军以9000人的兵力掩护大部队撤退,彭老总哽咽;


5.jpg


50军拼到最后也不跟彭老总叫苦,彭老总心痛落泪;


2.gif


38军创造的军事奇迹使彭老总发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的电文


6.jpg


在154分钟的电影里,可以说泪点频出,感人肺腑!


毛岸英牺牲


战争的正面是阳刚之气,战争的负面是死亡之神,在战场上,领袖与百姓的孩子都有可能付出生命。


3.gif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大儿子,他作为志愿军的普通一兵隐姓埋名在志愿军司令部担任“秘书”,没有享受任何特殊照顾,甚至牺牲了,身边的同志都不知道“刘秘书”是谁。


身为统帅的彭德怀确定毛岸英牺牲之后,独自一人蹲在地上泪流满面。


4.gif


他内心的悲痛、焦灼和那封“这辈子写得最艰难的电报”,隔着银幕都能让观众感到那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动容。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如何告诉毛主席?彭德怀回国后如何面对毛主席……


5.gif


这些战争场面之外的情节,恰恰是这部电影最感动人的地方,也是让观众潸然泪下的地方。


饮冰卧雪含石解饿


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在中外战争片中不乏经典桥段。电影《跨过鸭绿江》忠实还原了这场战争的艰苦卓绝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7.jpg


冰雕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这些战士的钢铁意志超越了人类的忍耐极限,同时志愿军超强的纪律性也让人惊叹不已!


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让这些战士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电影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


22.jpg


飞虎山之战有个情节是讲一个小战士吃石头充饥,他的战友告诉他石头不能吃,他却平静地“传授经验”,说嘴里含着石头就有口水,就不饿了,他的战友一听立马也接过石头效仿……


6.gif


这场戏导演处理得很冷静克制,恰恰是这种“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被敌方切断后方补给线、“饥无食寒无衣”的恶劣情况下,还要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强敌,这就是志愿军战士的日常!


7.gif


片尾番号


最让人泪奔的是片尾,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一一呈现的时候,就仿佛一列列出征的士兵向前挺进。


8.gif


每一个番号后面都是千万个儿子、父亲、女儿、母亲、丈夫、妻子、恋人、兄弟姊妹、亲朋好友……


无数志愿军将士为了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血战他乡,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共和国70多年的和平与尊严。


片尾的番号告诉观众,我们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他们值得被铭记,也必须被铭记!


每一个番号镌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也应该永驻于中国人集体的记忆中! 


8.jpg


用光影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用光影为国述史,为志愿军立传!


↓ ↓戳视频↓ ↓



评论员 杨 珺






编辑:胡叶樵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