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着一条手臂,坚守三尺讲台,陪着学生一起活动,这是近段时间来,新野县溧河铺镇中校园内师生们经常看的一幕。王华庆同志,23年来,一直在新野县溧河铺镇任乡村教师。他辗转三所学校,从小学到初中,23年如一日,扎根在乡村教学第一线。
在讲台上才能体现价值
坚持备课
走进王华庆所在年级的办公室,只见他正在备课,一只胳膊用绷带牢牢吊起,另一只手略显笨拙的忙碌着。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教材,一本备课本,一支笔,一边看书,一边操作计算机,设计课件。说起手臂的原因,王华庆说,今年10月的一天,天下着小雨,他站在路边接孩子。不料想,一辆轿车突然从身边快速驶过。猝不及防的他,被重重撞到。到医院一检查,万幸只是锁骨骨折和严重软组织挫伤。医生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可是,王华庆老师为了班上的孩子,坚持选择保守治疗。等身上的淤肿稍微消了下去,就要坚持出院。
坚持上课
仅仅三周后,一只胳膊用绷带吊着,他回到了学校。只有一只手,难免有许多不便,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坚持上课。他说,看到孩子们在他的教育下成长,自己只有在讲台才能感觉到价值,于是他坚持和学生一起早起,一起晚读,坚定地留在学校,陪着他的孩子们。
善于摸索教学“自有一套”
王华庆大多数时间担任九年级的语文老师,并兼班主任。由于是升学班,教学压力自然比教低年级的老师要大得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王华庆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方法,并在全校交流推广。
耐心教育
王华庆认为,要教好学生,首先必须要教他们遵守纪律。所以,王华庆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纪律,让他们明确学习任务,自觉学习。他说,学生学习语文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阅读量少,词汇量不多,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为此,他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词汇量,并掌握词汇的组织与字句的用法。他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南阳市小作家杯竞赛一等奖,他也多次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23年来,王华庆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在他身上有很多“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的光环。他的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赢得了班上学生的一致称赞。在学校2021年迎元旦文艺汇演中,他的学生在舞台上,动情地大声呼喊:华仔,我们喜欢你!(通讯员 罗玉红)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