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挖掘本土文旅资源 助力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挖掘本土文旅资源 助力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
作者:  顾清树

挖掘本土文旅资源   助力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

 评论员    顾清树


       2020年,南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94公里,稳居全省第一,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阳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航线增至20条、通航城市达到26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18万人次;唐河航运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经济总量河南省第三,工业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相对完善,经济拉动能力强,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纺织、养殖和食品加工等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因此来说,南阳成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优势非常突出。同时,南阳有丰厚的历史渊源,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5000年的文明史、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原文化、楚汉文化的发源地,曾哺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以及彭雪枫、冯友兰、姚雪垠、王永民、二月河等现当代名人,产生了在文学界具有影响的南阳作家群,其中,在南阳成为省副中心城市进程中,本土文旅资源如何凸显其优势和作出贡献,是值得全社会关注和实践的方向。



01.jpg

       南阳市有A级旅游景区四十多家,比较著名的有武侯祠、南阳府衙、桐柏山淮源风景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花洲书院、西峡恐龙遗迹园等。据2021年国庆假期河南旅游数据显示,在国庆假期中,南阳接待游客758万人次,旅游人数位居全省第二,人均旅游收入365元,与全省人均旅游收入482元相比,低了100多元。就经济规模、人口、地域等方面而言,南阳是河南当之无愧的河南第三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盆地类地理单元,南阳的地理与区位、历史与人文、人口和风俗、产业和市场等都使之具有独特的中心城市特质。南阳在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多值得深耕细作的地方,其中楚汉文化、三国文化、“五圣”文化等内涵丰富的资源可以打造各类实景演出、话剧、小品、影视作品等,这些内容能实现非常强的粘性,留住游客的脚步,多住一晚,人均消费就可以提升很大一部分。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实景演出比较成熟和取得成功的案例作为效仿对象,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宋城千古情、禅宗少林等。南阳在编剧、演员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如知名编剧赵大河(代表作《现吃麻花给你拧》)、柳亚刀(代表作《大地艺术家》《安的秘密》等)、魏蕴晓(代表作《乡里彩虹城里雨》)等,以及本土剧社“春煦暖扬剧社”(代表作《破晓》等),理工、师院的大学生剧社等。

02.jpg

       当下,南阳的文创旅游产品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以前的“烙画、独玉、出师表”,到现在的一花(月季花)、一草(艾草)、一独玉,以及伏牛山天然的中草药资源,南阳汉画等衍生品,非常适合打造旅游产品,因此来说,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南阳礼物”相关文旅产品,非常值得具有文化投资意向和文化投资眼光的企业以及企业家们的关注与参与。


       由此可见,南阳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吸引着外来游客,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消费空间,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打造,将有力地促进人才、技术、信息等在这里交叉汇集和高效配置,为南阳加快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来自于文化旅游方面的源动力和有效支撑。


编辑:轩雪麟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