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举办中国·邓州第五届《红楼梦》诗词大赛。
大江红潮涌,盛世思曹公。
若问千古唱,谁能比肩同?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浪漫与传奇的著作,其中的诗词是这部著作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诗词成就了《红楼梦》的迷人魅力,成就了其文学高度,若要理解《红楼梦》,就必须要入木三分地研究其中的诗词。今天的比赛就围绕书中与贾宝玉、林黛玉相关的诗词进行探讨和研究。”11月20日,由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主办,南阳科技职业学院、邓州市文广旅局协办的中国·邓州第五届《红楼梦》诗词大赛在该市开赛。开场仪式上,主持人赵瑞敏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比赛的亮点,同时宣布了比赛规则。
根据防疫需要,本次比赛为线上进行。
邓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芳发来致辞,表示邓州市红学会“形成了具有邓州特色的红学读书现象”“成为邓州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希望全体红学会员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要在中国红楼梦学会及全国红学专家的引领指导下,学以致用,为加快繁荣邓州市经济文化建设、提高邓州知名度,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多出好成果。
本次大赛特邀评委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浙江师范大学刘永良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香港红楼梦学会会长张惠教授。
大赛由孙伟科担任主评委。
孙伟科教授。
刘永良教授。
张惠教授。
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为:1号选手雷玉辉,辽宁省辽阳市红学会秘书长;2号选手邵琳,江苏省徐州市教师;3号选手唐雨蒙,江苏大学在读大学生。4号选手郭玉萍,内蒙古赤峰市教师;5号选手李宝峰,甘肃省平凉市公务人员;6号选手唐凤华,齐鲁师范学院在读大学生。两位荣誉选手为邓州市教师井子先、李海波。
比赛共分四局,第一局:背诵。比赛中每人限抽两题,宝黛各一题,本局比赛,主要考察选手对宝黛诗词的熟悉程度。第二局:创作。分为格律诗、词、对联、现代诗四部分,每一部分各抽两题,宝黛各一题,此局不仅考察选手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考察选手的写作能力。第三局:赏析。分为宝玉诗词赏析和黛玉诗词赏析两部分,每位选手从题库中任选一题,由主持人宣读题目内容后开始答题,本局比赛各位选手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赏析。第四局:抢答。由主持人宣读题目,听到“抢答开始”口令后,方可抢答,本轮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
比赛现场视频。
尽管是线上比赛,现场气氛却极为热烈。赛场上,各位选手面对宝黛诗词的每道题目,唇枪舌战、慷慨激昂、神采飞扬,红楼经典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宝黛诗词铭记于心。用他们渊博的学识、迷人的魅力、或高贵典雅或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深深地吸引线上的观众,大家纷纷留言点赞。
选手答题。
选手答题。
选手答题。
“今天的比赛各位选手发挥出色,邓州为广大选手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为红学推广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比赛,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加红学读书活动,进而培养更多新的文学人才,对当代文学创作作出贡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和文学表现能力,为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比赛结束后,孙伟科教授点评道。
大赛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经过一天激烈的比赛,郭玉萍获得一等奖,奖励奖金10000元;邵琳、李宝峰 获得二等奖,各奖励奖金5000元;雷玉辉、唐凤华、唐雨蒙获得三等奖,各奖励奖金2000元。荣誉选手井子先、李海波奖金另行发放。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诗词曲赋,诉不尽我们对《红楼梦》的炙热情怀,擂台比赛,赛不完我们对宝黛诗词的深深喜爱。希望通过比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让更多人热爱《红楼梦》,能让大家共同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入会赠书仪式。
当天,江苏省南京市教师董成莲、邓州市彭桥镇农民丁夫生光荣加入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为他们进行了赠书仪式。
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副秘书长时玉飞
据悉,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于2009年,目前,正式申请登记入会的会员,包括6名外省市入会会员共有62人,聘请顾问7名,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出版《红学研究》期刊23期,出版红学专著4部,开展红学书画专辑两期,举办专题讲座12场。中国·邓州红楼梦研究会下一届活动时间2023年,主题是诗书画印大赛,让我们共同期待。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