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品牌标语,映射了西施兰近四十年光阴以来的朝朝暮暮。在西施兰公司一楼的荣誉室里,摆满了每个重要时间点获得的各项证书,其中有这样一张照片讲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段温暖的故事。

这一年发生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也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除受灾最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外,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达3.18亿亩,成灾面积达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人数4150人,房屋倒塌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八次洪峰的接踵而来,石首告急,武汉告急,荆州告急,九江告急,大庆告急,哈尔滨告急…..众多人民子弟兵奔赴到抗洪一线救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一道道钢铁防线,守护人民安全。许多官兵逆流而上,身体整日整夜浸泡在浑浊湍急的洪水之中,即使皮肤开始溃烂,他们仍然坚守在抗洪一线。

突发的洪水灾害、一个个令人为之颤动的数字,也时刻牵动着西施兰人的心。西施兰迫切地想要为前线官兵做些什么,但1998年那个时候,通讯设备还并不完善,信息隔绝,再加上洪涝灾害的影响,对物资输送造成了极大地困难。怎样才能帮助前线官兵,为抗洪救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身为西施兰人需要迫切知道的答案。后经过多方打听,西施兰通过南阳地区拥军办公室与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取得了联系,了解到部队实际需要后,立即开始安排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爽足粉、百消膏等消毒护肤类产品,最终自行组装了两大卡车的救护物资运往前线。在这次抗洪抢险行动中,西施兰捐款捐物共计两百余万元。
9月20日,“陆军第二十集团军长江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在开封召开,西施兰高层领导受邀出席这次庆功会,并受到首长的亲切接见。沉甸甸的奖状,是对西施兰人“与社会共存,为社会服务”精神的最好表彰。今年7月,河南省突发暴雨灾害,二十三年前挺身而出的西施兰人再一次站了出来,及时向郑州、开封慈善总会捐款,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金秋十月,西施兰高层领导受邀到开封市参观,受到了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开封市市长李湘豫的亲切接见。二十三年后,西施兰人再次来到这座千年古都,荣誉和奖状的背后,是西施兰始终坚守的社会使命感。它是情感的坚守,是赤诚的初心,也是西施兰人流淌在血液中责任的力量。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