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要科学理性消费
陈明磊
“双11”就要到了,各大平台为吸引消费者,准备了各种优惠、特价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眼花缭乱的规则令消费者直呼“套路满满”。对此,中消协以及各地的消协都发布了消费提示,呼吁大家理性消费、谨防套路。
如今,直播带货是最火热的网销渠道。直播带货的优势是有主播现场对产品进行试穿、试戴、试用等并详细讲解,可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但直播购物翻车事件频频发生,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商品性能被过分夸大、货不对品等情况,已成为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因此,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要保持清醒,理性消费,不要被主播的“夸张言语”和“限时秒杀”左右。
据了解,天猫在10月20日已开启预售,其他平台也纷纷跟进。很多商家标注,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对此规则,网上有专家建议消费者要提前把今年“双11”预售规则、红包优惠券适用范围、定金退还规定等问题了解清楚,避免因错误认识造成损失。总之,预售规则得先吃透,然后再下单。
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对“双11”感兴趣,动心可以,但一定要做个精明的消费者。首先,要擦亮眼睛。事先查看店铺评分和商品评价,选择经营资质齐全、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其次,判断明降暗涨的陷阱。消费者要货比三家,对比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避开低价陷阱,谨防卖家“明降暗升”。最后,要注意退换货时效。“双11”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谨慎下单,按需购买。
由于“双11”商品销量大,快递繁忙,加上一些商家的促销套路,导致消费纠纷较平时更为高发。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提前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保存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购买急需品、生鲜食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
同时,还应该进一步畅通消费者的投诉途径。对于平台而言,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是最基本的要求,公平公正更是底线。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商家要管,平台也要管,只有及时处理消费者诉求,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让“双11”变成真正拉动消费的平台。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个人信息保护不仅在于立法更在于个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