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孤独 你可能读懂?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老人的孤独 你可能读懂?
作者:  于欢 周梦

他们有的身在异乡,有的留守故土,更有为了儿女两地奔波——

老人的孤独  你可能读懂?


编者按

  据最新数据显示,南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82.4万人。这些老年人生活现状如何,他们过得幸福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南阳市的养老服务业现状如何,未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又是什么样?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访。即日起,南阳晚报推出“关爱老人·关注养老”系列报道,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人、理解老人、关爱老人,为老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老人乐享晚年幸福。

9.jpg

快乐相聚

  每至明媚阳光,白河边、游园里,众多老人云集于此,或打牌,或唱歌,或晒太阳……他们在城市里寂寞地生活,成为孤独的守望者。岁月改变着容颜,不变的是人内心细腻的情感。

  连日来,南阳晚报记者走访不同的老年人群体,尝试探索城市老人的生活圈,聆听那些掩藏在人间烟火气中咱爸咱妈的小秘密,希冀唤起更多人对老年人的关爱。

10.jpg

享受亲情

  人在异乡  怀念故土的街巷

  阳台上那一盆盆多肉,是老黄的“新宠”。和老伴交流栽培技术,看着绿植一天天长大,67岁的老黄感到挺快乐的。

  3年前,老黄老两口追随女儿来南阳生活,为了让父母生活更好,女儿在同一小区为他们买了一套小户型,但他俩总觉得生活了无情趣。

  小区里老人很多,但身为外地人的他们水土不服。孙子们学习紧张,孩子们又忙于工作。孤独感油然而生。此时,老黄格外想念老家熟悉的街巷和百吃不腻的特色饮食。

  女儿和女婿看出了老黄的郁郁寡欢,想出教老人种多肉解闷的办法。

  “挺有意思的”,老黄笑称希望这个兴趣能保持下去,“想回老家,可是就这一个闺女,不想离孩子太远……”一边是乡愁,一边是亲情。人在异乡的老黄挺无奈,“人老了,还能图个啥,不能让儿孙担心啊”。

  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老黄这样的“人在异乡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虽然生活在繁华城市,但对这些“新的南阳人”来说,仍只有新家这座孤独的岛屿。新家之外,不过是热闹又冷漠的他乡而已。

  儿女在外  从容提升自我

  和老黄不同,75岁的张阿姨自嘲是“空巢老人”。

  儿子定居四川成都,女儿落户浙江杭州。虽然都是很美的城市,但那始终是“别人家的”,张阿姨老两口还是喜欢待在南阳的家里。只是孤独的滋味有些难以忍受。虽然微信视频电话天天不断,但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庭温情却极度匮乏,张阿姨常常莫名伤感。

  于是,白河边成了老两口常来的地方。在这里,老人们唱红歌、演大戏、唠家常,人多时的喧哗让他们沉浸其中。老两口想办法培养兴趣,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只是在某些时候,他们有些担心,到老得走不动那天,谁人来照顾?该怎样养老呢?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繁华的城市独居老人无子女照料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比如说异地工作、进修学习、离异、工作繁忙等等。其实,大部分老人需要的并不是金钱与物质,只是缺少亲情的关爱,让老人从内心深处感到空虚无奈,对子女的情感需求是老人最大的精神奢望。

  照看孙子  老两口分居两地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夫妻共度晚年,有很多老人选择和自己相濡以沫半生的老伴儿各自生活,一方留在老家守着田地、祖业或是老宅,一方住在孩子家照顾孙辈。

  今年66岁的李阿姨为带娃每年要跑两个省,平时在南阳带孙子,到了寒暑假就要去郑州照看外孙。每年还要腾出一段时间回邓州老家看看老伴、操持农活。

  每天6点起床做早饭,7点从菜场回来送孙子去幼儿园,下午打扫卫生准备晚饭,晚上6点准时接孙子放学……这就是她的日常。谈到如此辛劳的晚年生活,她哈哈一笑:“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生活中,如果有头疼脑热、身体不适的情况,她又不得不面对异地看病的不便。日常生活的辛劳加上远离故土的孤寂,即使在儿女细致入微的照顾下,精神上的困惑迷惘也会被无限放大。李阿姨空闲时喜欢到人多的地方,“这样我觉得有活力……”

  类似李阿姨的情况,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不在少数。很多老两口常年分居两地,情感无法输出。作为子女在做好老人“物质赡养”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赡养”,多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诉求需求。

  独居生活  乐观造就精彩

  “每逢过节,社区都来慰问,吃穿都挺好的,我觉得挺幸福!”老伴逝去,儿女在南方打工,虽然独居,但73岁的刘大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得益于老人有着一颗不服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她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每天和孙子视频聊天成了最开心、最期盼的事。最近她又在研究网上购物,这样就能足不出户买米买菜了。

  其实,她的身体很不好,但抖擞的精气神让她与同龄老人大不相同。“我是个啥苦都吃过的人,现在的日子虽然一般,但比过去强百倍,这么好的日子当然要开心过。”老人的乐观影响着老街坊,“刘大姐很受人敬重,她经常给小媳妇们讲如何处理婆媳关系。”老邻居的赞誉让老人很受用,“咱得老有所为啊,帮帮年轻人,我也高兴!”

  在采访中,如刘大妈一样乐观的独居老人只是少数,大部分独居者受性格、家庭现状等影响,存在孤僻、慵懒的情况。如何引导独居老人过有尊严、体面、健康的生活,值得我们深思。(全媒体记者 于欢/文 周梦/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