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全域党建引领“全域治理”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西峡县:全域党建引领“全域治理”
作者:  范亚康 封德

  南阳网讯 (特约记者范亚康 封德)“现在涉及群众的大小事情都有党组织来管,矛盾问题不出社区,大家心气顺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10月31日,正在晨练的西峡县紫金街道礼堂社区居民靳义学老人由衷感慨。

  靳义学的切身体会得益于该县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打破区域、部门限制,推行以“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党建引领、共享共赢”为主要内容的全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模式。西峡县赴京涉访和集体上访已连续三年“零发生”,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在城乡接合部的五里桥镇葛营村幸福佳苑社区,120户居民多数是周边村组拆迁安置户,打破了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给社区日常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在具体事务协调方面党组织派上了大用场。

  随着城区北移,葛营村成为典型的“城中村”,由原来的4126名常住人口激增到21800人,原有的7名村干部已力不从心,暴露出服务群众力量不足、社区治理存在漏洞、失地群众失业失控等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葛营村运用全域党建工作理念,探索实践“城中村”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成立村党委,下辖5个网格党支部、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向下延伸21个小区党小组、9个巷道党小组、2个企业党小组,推行报到党员直管制度,将区域内102名本村党员、236名报到党员、流入党员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葛营村党委推行“村级党委、网格支部、区域党小组、党员示范岗”四级联动组织体系,是该县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七次党代会精神,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缩影。

  该县以全域党建为抓手,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搭建联建平台,以居民小区和自然村落为基础单位,把全县划分为1298个地理信息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和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党建联络员,全县8000多名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回社区报到,每年参加所在社区的活动不少于4次,每名党员联系3至5户居民,落实群众生病卧床上门看望、红白喜事上门帮忙、突发事件上门了解、矛盾纠纷上门调解、负面情绪上门疏导的“五上门”制度,党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从“事后被动应急”向“事前主动防范”转变。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让党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打通了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堵点”疏通了,“死结”打开了,县域社会治理迎来“新机”、开启“新局”,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我们将进一步运用全域党建这个抓手,细化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优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品牌,疏通县域社会治理‘毛细血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县域社会治理‘西峡模式’。”县委书记周华锋表示。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