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作者:  陈向阳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陈向阳


  金秋送爽,药材飘香。以“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南阳第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九届仲景论坛喜开大幕。

  “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量大品优。“药材好,药才好”,由南阳叫响全国。2002年以来,南阳市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八届仲景论坛,成为融文化交流、产品推介、经贸合作于一体,展示南阳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成果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平台,展示了南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产业实力,提升了南阳知名度和影响力。南阳也因“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在世人眼中熠熠生辉。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伴随五千年文明史,中医药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人享有健康,离不开中医药。一位疫情防控专家曾形象地解释:“一个屋里有点垃圾,招虫子了。中医不研究杀虫剂,也不研究虫子,而是研究垃圾。把垃圾清理了,屋里干净了,不就不招虫子了吗?”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就是“治未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于一体,完全契合健康中国行动的理念。中医提倡预防为主,能够为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中医药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须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的出台,将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从“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殷切嘱托,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路指引,再到“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的加油鼓劲,推动着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今天的南阳而言,中医药发展更是适逢千载难遇的良机。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复建、医圣祠更名为张仲景博物院、成立张仲景基金会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中医药产业基金等大举措,力推南阳市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医药事业蒸蒸日上。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学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惟有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勃勃生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医药振兴“时机”已成,“势头”大好,我们要传承仲景学术,将南阳培植成中医药发展的沃土,进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固本培元根深叶茂、岐黄之术薪火相传。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