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旧有“土疙瘩” 变身生态“金疙瘩”
10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邓州市张村镇赵楼村的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看到,游客们正在温室大棚内采摘绿色果蔬,莲花荷塘一望无际……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里原先都是废弃的坑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邓州境内全长37.4公里,园区所在的地方是当时的取土区。该区域取土后,形成了四个集中连片的废弃大坑,面积在千亩以上。为了恢复该区域土地的利用价值,2019年9月,邓州市引入牧原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了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目前,该示范园已建成7栋智能联栋温室大棚、4栋现代日光温室大棚和5万平方米莲花荷塘。
“大棚里种植小番茄、薄皮西瓜、水果黄瓜等绿色果蔬,成熟后,把它们做成礼品箱,通过线上销售、进驻高端有机水果店等形式,销售不用愁。”示范园经理胡建立说。
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村民朱文华把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自己在园区做保洁工作,每年收入3万多元。“工作轻松,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朱文华高兴地说。
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是邓州市以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两山”基地创建的一个缩影。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即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自然环境等资源,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形成叠加效应。围绕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该市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建设工程:堰子河小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让干河沟变成“长流水”;习营村四旁植树增绿,整个村庄呈现出“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色生态……
与此同时,邓州市创建了一批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依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发展3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万亩艾草和中药材种植基地……邓州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绿水青山”也实现了保值增值。(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活动100名幸运网民产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