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到我家
作者:刘世良
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意外惊喜之事总是让我们受庞若惊,犹如天上仙女下凡那般儿,出其不意的来到我们面前,如痴如醉的伴随我们走向诗和远方。这不?央视2021年端午节特别节目,“端午至味、我们都是传承人”摄制组慕名来到我们南阳社旗,作为热土小镇大冯营的一员,心中飘飘然的荣幸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拍摄现场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精神符号,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传承与颂扬,无不叙说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我们神州大地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端午习俗,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等传统文化习俗,小小的艾草也成为了这些美丽传说中的信物和药用。
拍摄现场
去年8月份,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联合南阳网等媒体开展了“我与中医药的故事”征文,旨在弘扬医圣故里的中医药文化。我撰写的“小小艾草的前世今生”一文,没想到还荣获本次征文大赛的优秀奖,小小艾草在过去被广大人民群众尊为救命草和仙草,现如今已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黄金草和养生草。
拍摄现场
今年端午前夕,“小小艾草的前世今生”一文也被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摄制组看中,央视导演张迎辉老师直接与我电话联系。“你这篇小散文写的不错,端午味道浓厚而细腻,写出了咱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完成前期制作和定点选项,张老师用微信方式指导拍摄村中和村边的部分场景,以作定点场景的选拍,为全国人民献上精美的端午至味大餐。
张老师看到我拍摄的定点场景后,连声赞扬!“你们这里环境不错,金黄的小麦也快成熟了,衬托着端午节的收获气息,尤其你们家这个原生态小园不错?就这两天,南阳其它外拍结束,我就联系你。”
在拍摄过程中,央视主播高凡老师和蔼可亲,不管题外题内的语言,他一直耐心引导,并没有给人一种距离感,我喊他几次高老师,可能他觉得我五十多岁了,喊他高老师不合适,你就喊我小高吧,我叫你老刘就行了,这样顺畅舒服。
老母亲今年八十岁了,一听说央视记者要来我们家采访,可把她高兴坏了。小高也被老太太种植的这个百草园所感动,扫帚苗、指甲花、荔枝草、蒲公英、小茴香、野艾草等中药草,“老奶奶,您种这艾草是干什么用的?使处可多了,制作刀剪药、料布袋、熏蚊子......。孙子们结婚时候,弄两棵对把儿的艾,用红纸或红线绕一下,用着带根的艾,寓意孙子们结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现在真有点想念张老师了,我以前习惯性地把手机装在上衣口袋里,长期这样携带手机,偶尔心脏会有一点不舒服,自己也感觉没啥?张老师在我家采访时说,“你这样带手机不好,手机有辐射,这样会影响心脏。”随后,我把手机带在裤兜内,让其远离心脏部位,我也没研究过手机对着心脏的影响,我现在觉得这一段时间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
央视记者到我家,讲述咱南阳“艾”的故事,解读端午至味,我们都是传承人的艾草文化密码。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书香敬老暖重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