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丹江畔 群英话振兴
——第四届中国农民电影节“推广科教影视 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发言摘登
座谈会现场
9月27日上午,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中国农民电影节“推广科教影视 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暨《星际之城:驻月》《中国芯》电影签约仪式在南阳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举行。
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农村干部群众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发言,共同探索如何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科教影视作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
会上,与会代表欣赏了《大国粮仓》片花,并共同见证了两部优秀科普电影《中国芯》《星际之城:驻月》的签约仪式。
一个个情真意切的真知灼见,为乡风文明发展厘清发展脉络;一条条醍醐灌顶的创新举措,为农民全面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基础。
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刘建中
在寓教于乐中启迪民智
科教影视是一种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视听工具,它能够形象、直观、逼真、生动地记录和剖析自然现象和科学活动,甚至可以用特殊技巧把人们凭眼睛无法看到、凭观察难以理解的现象清晰明白地呈现给观众,从而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以及人生的真谛,拓宽人们的眼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当今时代,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有增无减,尤其是农村朋友对于知识更是迫切渴求。科教影视工作者不仅要讲知识,传递科学信息,带动观众思考,这样方能在寓教于乐中启迪民智、传播知识,达到真正人民电影为人民的初心。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党委书记 季林
用镜头记录新农村新变化
通过本届电影节不难发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利于传播科普影视。因此,建立中国农民电影节这个平台让各类专业人士相互借鉴、学习和提高十分必要。
新时代、新农村、新风貌,农民要过渡到新农民,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储备和更新,科教影片是最适合他们接受的内容。希望通过影视家们近距离感悟和领略南阳这方热土上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乡村振兴为切入口,用镜头记录新时代南阳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跨越发展进程中的新人、新事、新变化。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党委委员、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晓军
创作触动思想的作品
为农村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是我们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今天举行的科教影视剧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恰逢其时,实现共同富裕,首要是要帮助农民朋友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产生头脑风暴,这样才能治本。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影视人更应该走进广袤的农村,和农民交朋友,同吃同住,搞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继而去创作真正让农民朋友能看到心里去、对思想有触动的智农类科教影视作品。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电影部主任 高光磊
让影视作品更接地气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去选择关注稍显冷门的以民计民生、以农民为主题的科教影视呢?我觉得作为影视创作人,我有责任去努力挖掘整理和拍摄更多接地气的,契合时代发展,体现主流价值观,反映百姓民生的作品,为文化的繁荣和传承作出微薄的贡献,这既是一种情怀,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南阳参加并有幸导演中国农民电影节,我感到很荣幸,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让更多的人以农民生活为主线,通过镜头展现青山绿水间中国农民的伟大与生生不息。
信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张善伟
搭建科技经济融合平台
我们在进行科教影视剧创作时,一定要牢记“上传下达、弘扬启智”的核心所在,同时,也要运用好新的传播条件,创作让人民满意并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教影片,让作品迸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科协将继续秉承“传播科学,服务创新”的宗旨,搭建科技经济融合平台,为农业数字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中华民族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科普影视剧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朋友的民族自豪感。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总裁助理、国家一级导演 熊延江
让农民兄弟精神愉悦
这部电影纪录片《大国粮仓》以中国农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为大背景,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角度,以大量的史实驳斥了中国粮食威胁论,解读了中国农业对世界农业的贡献。
希望大家通过观看片花,能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指数,多去关心农村农民问题,去搞清楚什么样的电影农民朋友喜欢,去拍农民喜欢的影片,让农民兄弟不仅吃得好,而且还能精神愉悦、健康、充实。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立
用细微事讲动听故事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快捷便利的大数据时代,同样也身处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要掌握“推、拉”基本技能,将好的作品通过多种渠道推介出去,同时将受众拉过来成为忠实的粉丝。在拍摄作品时,要秉承对得起子孙后代的原则,力争通过镜头去记录、宣传美好时代的最强音。尤其是科教影视作品,更担负着提升人民大众科学素养的职责。我们在拍摄时多选择类似南水北调渠首移民精神的基层,用细微事讲述动听的好故事,去影响感染更多的人。
南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于滔
提升农民科学素养
科教影视用直观真实、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科普知识和影视作品有机结合,让原本枯燥的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广科教影视,以农民喜闻乐见、形象化的影视表达方式宣传科普知识,对于培养和引导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东道主,发自内心欢迎影视界的朋友深入南阳基层去触摸、去挖掘好山好水间的好故事,创作出更多精品。
淅川县上集镇党委书记 贾杰
贴近生活的作品多多益善
《花开山乡》央视热播,引发群众共鸣,原因是啥?不是因为强大的演员阵容,主要是这部电视剧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就像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事一样。这种片子,咱老百姓当然喜欢。这也充分说明,来源于沃土中的芳香才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
当下,“读屏时代”悄然到来。科教影视剧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农村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贴近生活且健康的科教影视作品有助于以优秀思想观念陶冶乡亲们的心智,从而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希望这样的影视剧再多一些。
共青团淅川县委书记 黄瑶
制作更多引人入胜的科教片
科教影视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渠道,青少年更是喜闻乐见。作为一名长期与青少年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我认为科教片的教育手段更为直观,能加深青少年对知识的理解。希望咱们的创作者多从新媒体传播角度,去制作更多精良、引人入胜的科教片,通过多种渠道去扩展传播力,让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们从小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科学知识、领会科学精神,做栋梁之才。
全国人大代表、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 马豹子
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求变
我感觉科教影视片要想真正重新走入农村,成为能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养的渠道,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求变,让科教片换个模式继续“秀”。比如做几分钟一个的短视频,让农民通过几分钟的时间了解怎样又好又快提高乔木成活率。将故事性融入科教片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拘一格去展现。南阳承办的中国农民电影节就非常好,让农民走红地毯、让农民参加座谈会,这都是很有意义的创新和尝试。
全国人大代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 张家祥
农村到处是干事创业的沃土
作为一名60后,我的童年记忆永远都离不开跑了十几里山路去看露天电影……《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电影里那些经典的角色是心中的榜样,每看一次心中都充满了力量。
可喜的是,我们的影视节目尤其是科教影视始终将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作为己任,在滋养心灵,帮助受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方面做得非常好。希望咱们的艺术家能多到基层走走,多拍一些老百姓身边的人或事,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乡村振兴。
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党支部书记 范利品
基层的故事最动听
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干部,脱贫攻坚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感动、泪水。相信每一位像我一样的基层干部,都有一肚子好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拍摄出来,一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我觉得影视家们可以多在脱贫攻坚上下功夫,来农村采风了解这些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没准摄制组来拍摄后,村里还能借此变成网红打卡地呢。此外,也可以拍些警示类的科教片,让村民们在观看的同时学到知识。(全媒体记者 于欢 周梦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务实高效 党代会吹来清新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