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五十年 颗颗红心永向党(十三)——访西峡县人民医院退休干部张春侠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光荣在党五十年 颗颗红心永向党(十三)——访西峡县人民医院退休干部张春侠
作者:  杨凯

       南阳网讯 (通讯员杨凯)带着对“光荣在党50年”获得者的深深敬意,9月25日下午,笔者再次来到西峡县金色年轮康养中心拜访“光荣在党50年”获得者、西峡县人民医院退休干部张春侠。


微信图片_20210926134051.jpg

笔者与张春侠老人交谈


  1935年5月28日张春侠出生于西峡县丁河乡北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57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79年在西峡县供销社工作,任支部委员。1979-1988年,在西峡县人民医院工作,任财务室出纳。直到退休。


       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老人激动地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西峡山区乡镇的交通工具还很缺乏,当时不管远近,人们出行基本都靠步行。对于供销社的营业员们更是如此。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让群众在家门口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让群众少跑冤枉腿,张春侠和她的同事们挑着挑子,就靠着自己的双脚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奔走。往往是一大早挑着群众需要的盐油酱醋、煤油等物品下乡,傍晚时分挑着收回来的鸡蛋、废品回来。老人清楚的记得,一次下乡送货的途中,张春侠看到几位过路的老太太正在河边来回转悠,仔细一问,因为几位老人是小脚,怕走不稳不敢过河,瘦弱的张春侠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将几位老太太一个个背过河。老人们感激的连声道谢。在县医院工作时,尽管身处重要岗位,她始终严守财经纪律,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为亲朋谋福利,办儿女点私事。谈起这些,老人谦逊地说,当时只想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顾全大局,不能计较个人得失。退休后的张春侠,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充分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为维护地方的和谐稳定作出一定贡献。


  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一旁老人的三儿子说,回到地方后,当时是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要靠计划,物资供应匮乏,一大家人的日常开销,靠的就是两个人微薄的工资。尽管生活环境窘迫,但一家人始终站在一起。特别是父母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生活的坚强、不屈的样子在几个孩子的心头印上深深的烙印,并默默地予以传承。长子从五里桥镇政府退休;次子从宛药公司退休;三子在西泵公司工作,女儿在县医院工作。在教育儿孙们时,张春侠夫妇俩总是说,对党、对国家要做到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咱们现在的一切。没有国家大家庭,就没有咱们的小家庭。对工作要做到务实清廉,好好干事。这些年,孩子们都把我的这些嘱咐牢牢记在心里,把这些都体现在工作上,分别在各自岗位和领域做出一定贡献,在老人夫妇俩的影响下,四个孩子有三个是中共党员,全家共有5名党员,对党忠诚,勇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得到有效传承。对家庭要做到孝,年轻时候,张春侠夫妇尽管工作繁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侍奉老人,抚育孩子。三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尽管工作都很繁忙,总是趁着工作之余登门看望,帮父母做家务,陪父母聊天,尽享家庭天伦之乐。


  这就是张春侠,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诠释了党员的担当与忠诚,必将激励更多的人,为西峡经济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