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稿件3 配文图片已单独上传)“党的好干部,人民永远记得他” ——“寻路百年 光影同行”公益展映邹庄专场侧记
作者:  李金玺

“党的好干部,人民永远记得他”

——“寻路百年 光影同行”公益展映邹庄专场侧记

      本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9月27日晚,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公益电影展映在这里举行。“焦裕禄,我年轻时候就知道,他可是咱的好干部,人民永远记得他。”87岁的村民张桂菊看完展映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后,老人十分激动。

          电影为媒  助推乡村振兴

          放电影、看电影,一直以来是广大百姓共庆佳节的传统娱乐方式,是乡村文化活动中最具旺盛生命力的形态之一,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本次展映活动主题为“寻路百年 光影同路”,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奋斗的历程,努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将从9月25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在包括四川、山东、吉林、湖北等农业大省,贵州、陕西、河北等红色地区,安徽、甘肃、广东清远等脱贫致富地区,总计十个省十一条院线进行千场放映。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城市社区、基层农村同步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截至目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投入设备206套400多名放映员,已完成27600场,累计受众达350余万人次。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投入设备32套近70名放映员 已完成6993场,累计受众达260万人次。在公益电影展映活动期间,南阳同时策划开展了公益电影放映周活动,9月19日至9月27日期间,利用公益电影进社区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平台在全市社区、行政村同步开展“寻路百年,光影同行”公益电影展映活动,目前已累计完成放映1380场,受众达20余万人次。

           


           剧组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

          当晚,展映活动还没有开始,邹庄村民们都早早来到文化广场上,等待影片开始。在展映开始前,《我的父亲焦裕禄》剧组为大家讲述了这部影片背后许多的故事。总监制、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回忆起自己的父亲还十分激动。她说,我的父亲去世已经57年了,这部电影是根据自己的口述回忆改编创作,对于这部电影,感到十分亲切。焦守云每每回忆起父亲时,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奶奶经常给父亲说,要做天上那颗最亮的星。”焦守云说道,父亲焦裕禄十分孝顺,如果有好吃的总要寄回山东淄博老家。“一辈子,做人要讲感情,做事要讲担当,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好的家训!”

        导演范元则回忆起了创作拍摄生活的辛苦,通过拍摄,让他近距离感受到了焦裕禄身上的那种精神,“他不仅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更是我们做人的榜样”。总制片人余音是河南人,这次来到南阳,也算回到家了。“在河南采访拍摄时,得到了当地大力的帮助,十分感谢。”余音说,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焦裕禄的一生,会把最真实的焦裕禄呈现到观众面前,肯定是一部让人难忘的电影。


          公益展映  乡亲的文化大餐   

          展映电影结束后,许多村民还沉浸在电影故事情节中,久久不愿离去。九重镇小邹庄分校老师姚娜告诉记者,得知展映活动在邹庄村举行后,学校的孩子都十分兴奋。“《我的父亲焦裕禄》这部电影,十分有教育意义,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堂思想教育课。”姚娜说,接下来,他们会把这部电影当成下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让孩子们更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电影真的很震撼,焦裕禄为了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也让我知道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四年级一班邹文根同学说,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了这样美味的‘文化大餐’”村民张浩告诉记者,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在淅川举办,作为一名淅川人感到十分骄傲,电影送到乡村,让乡亲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电影,往后奋斗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