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教育强市步履铿锵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教育强市步履铿锵
作者:  王丙双

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教育强市步履铿锵

——南阳市教师节表彰大会精神解读


编者按


  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南阳市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为南阳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回顾南阳教育“十三五”成就,谋划南阳教育发展大计。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市长王智慧在会上分别讲话,激励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发作为,为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jpg

9月9日下午,南阳市召开202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全媒体记者 范志钦 摄


  持续发力 硕果盈枝——


  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强投入、促改革、提质量,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注重理念引领,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科学编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一二三四”发展思路,构建南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注重资源扩充,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在中心城区,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扩充总量、提升质量“四量统筹”。在城镇,扩充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完工项目628个、完成投资38.06亿元,新增学位30.87万个。在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圆满收官。


  注重内涵提升,发展生态更加优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教育活动有声有色,立德树人的“南阳方案”在全省推广。普通高考质量实现“十一连增”,一本上线率保持平均每年2个百分点的增长态势,一本上线人数今年达到19557人,占全省总量的14%、占全省增量的35%,40名优秀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为历年来之最。


  注重抓牢根本,发展后劲更加充足。连续多年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体系,通过“聘用制教师”破解编制不足的瓶颈制约,2016年以来全市补进中小学教师近4万名。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长效机制,其中内乡县依据偏远程度、分类定档发放生活补助的做法在全国推广。


  注重服务大局,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南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全力打造人才、信息、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高端平台,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建立20个产业学院,为南阳市“三农”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南阳市教育脱贫综合考评河南省第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得到国务院肯定,为南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了教育力量。


2.jpg

优秀教育工作者获表彰。全媒体记者 扈书峰 谢康 摄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头连着国计,事关民族复兴;一头连着民生,事关千家万户。


  近年来,南阳市走出了一条穷市办好大教育的新路子,成绩可圈可点。与此同时,全市上下务必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来谋划推进教育工作,推动南阳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要把教书与育人贯通起来。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扩量与提质结合起来。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充教育资源总量,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大班额等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持之以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牢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引导各类学校创特色、出亮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持续提升教育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要把改革与创新统一起来。改革是教育持续求进的活力之源。要加强对教育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任务、督进度、督责任,推动各项改革创新举措落实见效。要把教育与发展统筹起来。教育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教育能够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把南阳的人口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优势、发展优势;发展能够吸纳就业,创造财税收入,反过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撑。要坚持重抓教育促发展,用今天的教育投入塑造明天的竞争力。


  安师重师 亲师惠师——


  用心用力为教育工作者解难事办实事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发展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更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强保障。


  要建强建优“两支队伍”:一支是校长队伍。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何让好校长脱颖而出、不断涌现?要完善选任机制,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教学、善管理、师德高、有声望的好校长队伍。要注重主动放权。倡导教育家办学,赋予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支持校长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从而带出名师、办出名校。要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校长不仅做学校行政上的组织管理者,更要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带头人,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教育、服务教师、关爱学生上,坚决不做任何有失校长身份、有害师生利益、有损学校形象的事。另一支是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做“好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广大学子和家长对老师的殷切期盼。


  庆祝教师节最好的方式,就是切实为教育、为教师排忧解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回应、尽力解决。一方面,要做好“加法”,把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上去,安师、重师、亲师、惠师,严格落实津贴、补助政策,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把教师的额外负担降下来。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快列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严格清理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教师等事宜,让广大教师能够专注主业、潜心育人。


  聚焦重点 再创佳绩——


  扎实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阳市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建设全省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教育质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工作中,要重点聚焦五个方面。


  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旗帜鲜明把方向上下功夫。突出年龄特点,学好新思想;突出课程建设,上好思政课;突出斗争精神,守牢主阵地。


  聚焦“有学上”这一基本需求,在多措并举扩资源上下功夫。要抓牢硬件,推进学校建设不动摇;要攻坚克难,整合教育资源不动摇;要创新方法,强化教育治理不动摇。


  聚焦“上好学”这一强烈愿望,在注重内涵提质量上下功夫。重视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统筹协调,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聚焦体制机制这一动力活力,在破解难题促改革上下功夫。要抓牢“指挥棒”,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握准“核心点”,推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要守稳“压舱石”,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要盯紧“中枢线”,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聚焦“好老师”这一关键所在,在固本强基优队伍上下功夫。要破解编制制约,让教师“进得来”;提升能力水平,让教师“教得好”;倾情关心关爱,让教师“乐于教”。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是今天的软实力、明天的竞争力。南阳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定,南阳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难得,南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盼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阳教育未来可期、精彩无限。(特约记者 王丙双)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