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不只是一个传说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千年古镇,不只是一个传说
作者:  水兵

千年古镇,不只是一个传说

水 兵


  赊店古镇,古镇赊店。

  地名就像一个渡口,从这里出发,总能找到你想去的地方。那里,或许鲜花盛开,或许,水草肥美,或许,仅仅是岸。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一代伟人毛泽东称赞刘秀是:中国古代最会打仗、最会用人、最高学问的皇帝。他,曾在这里举兵,率3000刘氏兄弟家丁以汉家军名号赊旗而起,在西北近百里的方城-昆阳一线,以不足2万人之兵力,打垮了号称42万大军的王莽新军,开启了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之一,奠定了东汉200多年的风云基业,被史家称为光武中兴。

  它是万里茶道、南船北马最繁华的中转站和驿站,被誉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独特的明珠;

  两条河和数条街构成了这里的繁华和绰约,旗杆上的彩旗成为历史天空上飘扬的财富丝带,商贾云集,建筑美仑,仅一个山陕会馆,竟耗时136年,几代人朝着一个目标,不建成不罢休,不辉煌不罢休,把个雕梁画栋、木刻石印铸成中原风格,中国风格。

  到了近现代,这里更神奇,一坛老酒,一镇酒香;“赊店老酒,天长地久”飘过中原,飘过黄河,在京都的苍穹上,惊天动地;而从“赊店”到“社旗”,共和国最受人尊敬爱戴的大国总理声音洪亮:社旗,就叫社旗,让社会主义的大旗高高飘扬。

  还有很多很多,就让我先走进全国著名的山陕会馆,不说悬鑑戏楼的高大宏伟,也不说直插云霄的霄汉铁旗杆和历经风霜的信义双狮、精美绝伦的木刻石雕,单就照壁、牌坊、大殿各处的匾额、楹联:“义冠古今”“仁义取利”“忠义诚信”等等,就让人驻足回头,几度沉思。

  古人取利不忘“仁义”,经商讲究“诚信”,十六两称,一星一点称重着良心和品德,经商也是做人。人做不好,商肯定做不好。现在社会,人心浮躁,诚信丧失,坑蒙拐骗,黑心经营,假冒伪劣,到头来,坑人害己。

  山陕会馆,既是有良商人议事集聚休闲娱乐的地方,更是倡导以诚信为灵魂,仁义为先、心灵洗礼心灵的地方。仅一个“赊”字,寓意无穷。赊是诚信的前奏,没有诚信就没有赊。我不信你我不赊,赊了不还难再借。一代中兴大帝,赊旗为盟,一诺千金,成就千古帝业;一个小镇,诚信为本,仁义经商,传承百代,应是千古绝唱。

  细雨朦胧中,古镇别样美。文友们感叹:这么美的古镇,这么精粹的文化品位,很难得也很有趣。时代在变,但向善和追求美好的东西应该不变。

  我们站在大拜殿前,嘀嗒的雨声和着导游甜美细致的解说,真有些陶醉了。

  赊店是一个历史悠久、遗存丰厚的千年古镇。

  赊店古镇,地处南阳盆地东缘,因光武帝刘秀在此起兵反莽,赊“刘记”酒幌为帅旗,中兴汉室后御赐而得名“赊旗店”,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清代乾嘉年间,经济发展极为繁盛,人口曾达13万之众,500多家商号总集百货,36座庙宇香火不断,21家骡马店朝夕待客,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曾是全国四大商业重镇和中俄万里茶道水陆中转站。民间有“金汉口,银赊店”,“天下店,数赊店”等说法,被英国学者贝思飞称为“中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

  赊店古镇虽历经沧桑,但保存基本完好。有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万里茶道中转站标志——福建会馆、华中第一镖局——广盛镖局、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税务衙署——厘金局、中原第一家私立银行——蔚盛长票号、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火神庙、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水陆码头古遗址——赊店古码头、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镇级衙门——赊店镇衙、全国唯一保存完好、具有九座城门的古寨墙和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古胡同、古店铺等历史遗迹。古镇周边还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毛堂遗址、谭岗遗址以及宋代陈郎店遗址。

  赊店是一个底蕴深厚、多元包容的文化古镇。

  赊店古镇是中国古代城镇和建筑雕刻的博物馆。目前,镇内72条街道肌理清晰,36条胡同对称布局,城墙、城门、码头、街道、胡同、商铺等城镇元素保存完整。尤其是山陕会馆,集宫殿、庙宇、商馆、园林建筑之大成,无石不雕,无木不刻,堪称绝品。原国家文物局长吕济民先生题词赞为 "艺术辉煌,绝无仅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题词赞为“辉煌壮丽,天下第一”。

  赊店古镇是中国商业诚信文化的活载体。现存《同行商贾公仪戥称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是中国民间商会历史源头的文物遗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商业行会商业规则。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黄孟复说:赊店的商业繁荣,就是以商兴文、以文促商、文商相济、文商相融的典型,是研究商会组织的珍贵历史遗产。

  赊店古镇是万里茶道水陆中转站。明清时期,茶商在福建、湖南等地采买茶叶,由水路运至汉口,进汉水转唐河达赊店,改陆路由骡马车骑运输,经太原、大同分别到张家口或呼和浩特,然后换乘骆驼,直至俄蒙边界的恰克图或库伦,形成商品贸易史上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著名“万里茶道”。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赊店古镇被列入河南省万里茶道申遗项目清单遗产点之一。

  赊店古镇是非遗文化汇集地。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心灵手巧的赊旗人民,利用当地优势,以特有的技艺,培育出了数以百计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和佳品妙物。背阁、高跷、旱船、龙灯、大锣鼓等民间舞蹈、器乐一应俱全。赊店更是全国武术之乡,是心意拳的发源地,还是全国楹联之乡,楹联文化深入人心,也是闻名远近的曲艺之乡,为河南两大曲种三弦书、大调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社旗越调是全省越调非遗传承基地。此外赊店的民间工艺制品木雕、铜器、刃具、木板年画、烙画葫芦等以其工艺实用性而行销远近。关公文化旅游节、赊店书会、端午民俗节、汉服文化节等节庆品牌风生水起。

  赊店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艺术古镇。

  在当代文学艺术界,赊店这块土地别有文风文脉。

  《宛东潮》《大码头》《赊店春秋》《社旗大文化报》,一个小镇,竟有多家杂志刊物竞风流。

  著名散文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同宾,他的乡土散文和《皇天后土》——九十九个农民的故事,被誉为中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杂文家、编辑家李庚辰,以犀利之笔为时代刮骨疗伤;戏曲名家谷秀芬、胡希华唱响中国,年轻书法家史焕全、王学峰、李维等享誉兰亭墨场;……他们都为这片文化沃土播撒文化的种子,让文明之花熠熠闪光。

  赊店更是一个区位优越、充满希望的旅游胜地。

  古色古香,清丽隽永,时合时宜,融古通今。

  以“赊店古镇、赊店酒镇、赊店水镇”建设为载体,正在全力推进文化名镇建设。重点打造古镇核心区、古码头区、扬武门区、赵河古航道区、游客服务中心六大区域。目前,古镇已升级改造和恢复了山陕会馆、火神庙、厘金局、镖局、票号等十大景点,仿古改造了永庆街、瓷器街等23条街道,初步形成核心区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镇风貌。“北方水城、古镇水乡”的新容已在眼前。“北方的周庄”、“中原的丽江”看来并不只是一个梦或一个传说,这里,它正在涅槃、重生。

  传说止于此,绽放的是现代旅游和商业的绚丽和真实。

  五月的赊店水流青石,雨洗黛墙,红灯笼、酒旗、彩幡摇曳风中,吧嗒吧嗒的雨,更激起此地此在之幽情。

  雨中走古镇,瓷器街是一定要去的。

  瓷器街是一条百年老街。一条青石路,青龙一样穿街而过,一头系住喧嚣,一头甩向码头,叮叮当当中把小城的故事沿着河流从中原传到南方,也把这里的生意——瓷器、铁器、铜器、银器,技艺、勤劳、智慧、善良传向远方。

  想当年,周同宾在外婆家度童年,瓷器街的吆喝声、打铁声,嘈嘈杂杂、银光闪闪,是不是他此后散文的简洁质朴,有骨有声,人间烟火。

  瓷器街的外面,就是潘河赵河,它们的故事,汇入唐河汉江。

  一条河拥抱另一条河。

  两颗奔腾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花朵静下来,鸟鸣静下来,阳光也静下来。此刻,爱情,成为两条河相会的唯一理由。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呵!亘古的思念,千里的跋涉和寻找,终于能够长相厮守,相伴前行。

  河与河的碰撞里,我似乎看见了他们相见恨晚的眼神。我分明听见了,一条河对另一条河倾情的诉说。倾刻间,两条河的缠绵,已把一座古镇爱的心扉,悄然打开。向着唐河,向着汉江,向着长江,拥抱五湖四海。

  赊店古镇,今夜你就是我的恋人,在一个小巷、一个小院的《宛东潮》杂志社,在作家、诗人们注目的《小说选刊》古镇创作基地,在雨打泡桐的幽幽情韵中,为你的故事,为你千年的修行,为你明天的大美和绮丽,让我们许下爱的诺言:赊店,我们一定爱你!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秋天 用灵魂约好一座山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