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中,粮食问题是贯穿始终的基本问题。抓住了粮食,端牢了饭碗,就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就有了从容应对其他任何困难的信心和底气。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南阳作为“中州粮仓”,重耕之道、重粮之道自古而然,“躬耕于南阳”就是千百年来的基本写照。新中国成立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南阳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不断由“自发”走向“自觉”,从历史上自发形成的“中州粮仓”,升华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定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作为分内之责。由此,南阳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保持“全线飘红”好形势,生动诠释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主产区责任,也为南阳重耕的历史传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抓粮食靠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这方面,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这一指示精神,既是对包括南阳在内各地粮食生产实践的高度概括,也为粮食生产指明了发展路径。
粮食生产看上去就是春种秋收,但种植与投资回报周期长,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叠加,对种粮农民特别是吸引“新农民”形成重大考验和巨大压力,所以政府支持、政策保护对粮食生产具有强大效应。过去的实践也表明,什么时候重视粮食生产,粮食形势就变好,什么时候放松粮食生产,粮食形势就下滑。
稳定的支持保护,在政策上首先是清晰稳定的土地关系。现在适度规模化经营越来越普遍,各种“新农民”敢于规模化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长期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否则就不敢放心投入,更不敢长远投入。现实中虽然随意改变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的现象越来越少,但由于地方建设规划变动、调整种植结构导致种粮大户无所适从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稳定的支持保护,在政策上就要精准合理。粮食生产涉及的环节很多,既有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保险、市场价格等这些单靠农民个人难以解决的“大事”,也有诸如农机购买、种子选择、化肥施用、新技术应用等相对个性的“小事”。这就需要政策出台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效,依据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少搞“一刀切”,多点“滴灌式”。
稳定的支持保护,还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吸引“新农民”进入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效益吸引,只要政策清晰、方向明确、保护有力,种粮人尤其是“新农民”就能自然找到“有利可图”的方法。政府“这只手”要在一些关键时刻对农民“推一把”“帮一把”,也要尽量减少“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发生。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保持这样的危机意识,就要求我们像南阳重耕这样,在粮食生产中始终坚持既抓当下,也立足长远,让“重耕稳粮”政策深入每一寸耕地,把“重耕稳粮”信心传递到每一个农户。(经济日报)
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来函表示——
让农民真正挑上“金扁担”
经济日报编辑部:
近日,经济日报聚焦地方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对南阳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重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调研报道。《南阳重耕》深度调研报道刊发之后,中央和河南主流媒体、新媒体等进行了转载和推送,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反响,南阳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5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这给南阳的粮食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南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能级”“支持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赋予南阳发展新的定位和要求。南阳市将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进“十四五”,启航新征程。南阳市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一肩双挑,同时扛稳粮食安全和一渠清水北送的政治责任,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阳的殷殷嘱托变为美好现实。
朱是西
2021年8月30日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要通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