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镇平县聚焦香菇产业发展,力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特别是2020年以来,镇平县委、县政府把香菇种植作为扶贫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镇平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柳舒腾积极参与香菇产业发展的调研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真正要义,展现“科协人”重任在肩、实干担当的崭新风貌。
临危受命,绘就科技助农新蓝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各地交通中断、物流受阻,镇平县高丘镇、二龙乡等22个村890多户群众种植的价值9000多万元的香菇,严重滞销囤积,菇农十分焦虑。
镇平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香菇产业专班,柳舒腾临危受命,担负起全县香菇产业的调研、项目推进等工作。春寒料峭,他前往西峡县学习香菇种植管理等方面经验,又只身深入全县香菇集中种植村,倾听菇农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忧。
柳舒腾(右二)在镇平县二龙乡香菇种植基地查看菌袋菌丝生长情况 张卡申摄影
经过调研学习,最终形成了镇平县关于发展香菇产业的可行性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在扶贫整合项目资金中拿出426万元资金,用于香菇产业发展。
柳舒腾不顾疫情期间出行不便的现实,带领相关乡镇分管领导、经营大户去无锡、西峡考察设备,购置了香菇磨面机2套,空气能烘干机7台,建设保鲜库7个,库容近1000平方。这些设备的上马,不仅使生产的香菇及时得到保鲜,而且还使菇农按照市场规律囤迟卖快,增加收入。
新的烘干机替代了传统土炕烘干香菇做法,提高了干菇品质,倍受客商欢迎,每斤均价提高了3元左右。同时加工的香菇面,除满足当地食品公司需求外,加工的手工香菇馒头味道纯香,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俯身耕耘,开辟香菇发展新天地
柳舒腾面对香菇产业,起初是一个门外汉,但他虚心向专家、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菇农学习;销售不懂,他向企业的营销人员学习,同时与外县经营大户广交朋友,争取指导和帮助。
柳舒腾(右二)在镇平县二龙乡香菇种植基地查看菌袋菌丝生长情况 张卡申摄影
白天除合理安排单位工作外,更多时间是扑在香菇产业发展上。搞培训,引技术,建协会,上规模,仅去年就举办各类香菇技术培训班8余次,受训人员达500余人,引进新技术2项,建立专业协会2个,专业合作社7个。
晚上他还要整理项目资料,在去年扶贫项目检查中,所有的材料报表主要都由他一个人完成,甚至加班到凌晨,从来没有因为人手少而耽误工作。
他既是协调员,又是战斗员,工作安排、督导推进以及协调等几乎都能完成。2020年,全县香菇实现总产3000万斤,总产值1.2亿元,同时带贫511户1566人。
因势利导,激活产业升级新动力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全县香菇喜获丰收,群众得实惠,贫困户有保障,大家尝到了甜头,种植香菇的劲头更大了。柳舒腾及时抓住时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中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召开座谈会分析形势,找准快速发展、规模发展的经验。
柳舒腾组织带领种植大户、乡村干部到汝阳县、三门卢氏县等参观学习公司化种植经营模式。种植大户积极学习先,研究培育夏季香菇种植技术,喜获得成功。种植的夏菇,不仅个儿大肉厚、色泽光鲜,还填补了缺季空白,鲜菇价格比较高,且供不应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镇平县委、县政府投入发展香菇产业专项资金853.2万元,对高丘镇、二龙乡两个香菇基地进行详细规划,新建养菌大棚20栋,出菇大棚40栋,生产车间2栋,无菌净化车间2栋,生产设备4套,灭菌设备4套。项目投产运行后,年制棒达3000万棒以上,产量4500万—9000万斤,产值3亿—3.6亿元。
随着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香菇生产方式将按照工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高质量发展,周年化生产,周年化出菇,提高菇农受益,增加农民就业,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发展体系,为全县香菇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后劲。
栉风沐雨,绽放坚毅笃行新风采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身边的人都知道,柳舒腾上有八十多岁偏瘫多年而又老年痴呆的母亲,下有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常年靠服高效止痛药缓解病痛的儿子,妻子也是身患多种慢性病。他们都需要照顾啊!可他从来没有因家务忙,困难多而影响工作。他多病的妻子无怨无悔承担起家务和照顾母亲、儿子的责任。
柳舒腾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有时看着一天天消瘦、瘦骨嶙峋的妻子,背地里不止一次潸然泪下,总觉得对家庭对亲人付出得太少了。
2020年4月的一天,上班途中,柳舒腾骑车不慎摔倒,肩锁骨严重脱臼,韧带断裂,但他为了不影响工作,打着绷带带病坚持工作。为了工作一拖再拖,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限,至今没有进行手术治疗,右肩锁骨还翘起个疙瘩。
前不久的一场大雨过后,柳舒腾去单位加班时不小心在家院子里滑倒,摔伤了膝盖。家人劝他不要再去单位了,但他执拗不听,硬是一瘸一拐坚持到单位工作。
小小的香菇,在这位科技“播火人”的引领下,正红红火火发展,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再出发,满载最美的憧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始终扎根泥土,始终跟党走,始终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就会指日可待!”对于香菇产业未来的发展,柳舒腾信心满满。
编辑:镇平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