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底的回忆
郑佳隽
那个悲伤的日子,到现在也难以忘却,一直藏在我的心底。
7月的第一天早上,7点多,妈妈接了一个电话,呜咽地说:“你……外……外公快不行了。”她和爸爸快速换好衣服,飞奔下楼。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妈妈眼眶内的泪水,睡意蒙眬的我,一下子惊醒了,我可亲可爱的外公怎么会快不行了,我们一家三口计划当天中午还要到外公外婆家吃饭呢。我立马穿上鞋,跑步到外公家。我赶到时,爸爸正在给外公做心肺复苏,妈妈在打电话,过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妈妈、爸爸把外公抬到救护车上。看着救护车载着外公和妈妈走了,我的心里满满都是痛,在墙角默默地哭泣。我知道,这一次,可能是永别。
现在我坐在家里,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藏在心底深沉的怀念。
原本每个周末,是我们一家最为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会到外公外婆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外公虽然很老了,但许多知识是信手拈来。有一次,我们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主持人提问,李白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外公随口说出来“玉盘珍羞直万钱”。他还把李白这首《行路难》全背了下来,并且给我讲了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和诗的释义,让我受益匪浅。小时候,我和妈妈是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作业中的难题去问外公,总会得到满意答案。有一次语文作业是让写五首爱国诗,外公一下子说出了十几首。当我向外婆惊叹外公的博学时,外婆也感慨道,是呀,几年前,你外公还能在火车上与外国人聊天,他的记性还是那么好。外公,他是我最钦佩的人。
外公很喜欢读书,也喜欢收藏书,他有一个整洁、静雅的书房,打开书架上随意一本书,总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红色铅笔圈画的痕迹。我问过外公,书架上的书,您都读过了吗?外公笑了笑说,差不多都读了,但是还远远不够。我说为什么呀,你的知识已经很渊博了。他给我讲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故事:学生问芝诺,老师的知识数倍于我们,可是,为什么您的问题比我们还要多呢?芝诺于是给学生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道,大圆是我的知识,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圆周的外面是未知的部分,因为我能接触的未知比你们大,问题自然比你们更多。我说,是不是知道得越多,越能够明白,自己知道的原来很少,需要不断学习。外公点了点头,说,学无止境,好好学习,板凳要坐十年冷。
晚年的外公懒于出行,疏于应酬,喜欢在书房中或者看书、或者写作,在喧闹的城市中保持一隅的清静和淡泊。我很幸运从半岁到9岁,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闻着书香长大,对书是莫名地喜欢。后来我上初中了,虽然作业繁多,但是只要有时间,我会读一些书,希望能和外公有更多共同话题。
听外婆说,外公为了寻找写作素材,年轻的时候在乡下待了好几年,本来外公的身体就弱,再加上乡下饮食的粗糙,把胃都弄坏了,最后才成就了《皇天后土》。他送给我两本书,《皇天后土》和《久违的星星》。外公说《皇天后土》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段阅读,让我上大学的时候再拿出来阅读,不过虽然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我还是会翻一翻,或许这也是一种怀念。在《久违的星星》的扉页上,外公留下一行字“有志者,事竟成”。现在,我打开这本书,看到这行刚劲有力的字,感受到了外公对我的期望。
记得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周末去看外公,那时外公的精神很好,问我,期末复习得怎么样了,名次得进前十名;问妈妈,抽空开车去文联把他的杂志拉回来。我们全家人有说有笑地吃饭、聊天。想着这种幸福会长长久久地持续下去,可是世事难料……
夜已深,望着天上的星星,想着外公。晚年的外公常常回想童年的故乡,回想熟悉的村庄,寻觅失落在往昔的久违的星星。外公长眠故乡,久违的星星陪伴着他,我亲爱的外公,安息。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怀念同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