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学子实地走访调研南水北调工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华水学子实地走访调研南水北调工程
作者:  温怀鑫

点滴行动汇千里  饮水思源担责任

华水学子实地走访调研南水北调工程

  

   “丹江库水上津京,浩瀚清波赴远程。”“引渠涛涌人民福,抗旱霖滋大地荣。”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点滴行动汇千里,饮水思源担责任”暑期社会实践队12名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调查与宣传,了解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践行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南水北调工程贡献力量。

image.png

  为全面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对南水北调工程,7月12日,队员们来到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图书馆,在水利工程专区查阅了与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的文献资料。队员们认识到,节水护水是对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的40多座大中城市、近1.2亿人共同的责任,大家需要共同努力。7月14日,他们还在郑州市博物馆为游客宣讲节水护水知识和精神,用行动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护水的好习惯。

image.png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了南水北调首批搬迁的大型移民村陆营镇东岳庙村,了解当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还参观了东岳庙村内设有的运动场地、服务中心、医疗卫生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看到了政府为确保移民村的乡亲们能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做出的努力。移民村的一位村民告诉他们,“国家和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提高移民村的生活质量,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

image.png

  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点滴行动汇千里,饮水思源担责任”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河南省南阳市”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苏省扬州市”进行实地调研。“白河湿地公园作为南阳的一张城市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魅力更体现着当地的不断优化着生态环境,体现着当地政府不断科学规划与建设这座历史名城。”

image.png

  全长1785千米的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一路北上,上跨淮河、下穿黄河,最终将长江之水送至天津城区和山东半岛。从调水起点到黄河南岸,地面高程升高近40米。这意味着想要南水北上,必须实现“水往高处流”,直至水流越过最大高程点才可顺流而下,抵达天津或沿引黄济青工程奔向山东半岛。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仅东线一期工程沿线便建有34处站点、160台水泵共计13级泵站,这个世界最大的泵站群从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将长江水逐级提升近40米,一路送至黄河南岸。而为了降低泵站群的能耗,其中1/3的水泵均使用我国技术人员耗时3年自行研发的灯泡贯流泵。这种装置拥有平直的流道,水流不需转弯便可直接通过。”

image.png

  针对这次实践活动,指导老师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移民群众不惧艰难、甘于奉献,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值得大家学习。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南水北调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科技攻关、污染治理、文物保护、移民安置等诸多方面,如今的正式通水离不开几代人的奋斗,离不开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大家要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如今南水北调已经累计418亿立方米,这离不开无数人的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大家要树牢‘支不易求,事不避难’的奋斗信念。同学们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国家的利益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温怀鑫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