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风采|淮海战役老班长龚广先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退役军人风采|淮海战役老班长龚广先
作者:  龚广涛

     退役军人风采|淮海战役老班长龚广先

作者:龚广涛


  南召龙洞龚广先,玉树临风俊青年。陈庚兵团南召驻,红花荣耀大军参。冲锋陷陣歼蒋匪,摧城拔寨斗敌顽。上马忠义报国家,下马孝悌耕农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发動了全面内战,国共两党和谈失敗,中国进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時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軍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卓绝奋战,国民党总兵为由四百多万降至三百多万,人民解放軍则由一百多万发展壮大到二百多万,敌我力量发生了极大变化,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态势。中共中央毛主席,中央軍委及时做出战略重大决策,刘邓晋冀鲁豫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陳粟华东野战軍转战苏鲁豫皖地区,陳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河南西部,策应刘邓,陳粟两支大軍,形成品字形逐鹿中原,创建豫陕鄂根据地。

 

  一九四七年十月,陳谢兵团发動伏牛山東麓战役,十一月解放南召。南召当時的县城云阳镇迅速掀起参加解放軍,打倒蒋介石的革命热潮。人们纷纷奔走相告,老红军打回来了!老八路打回来了!无数贫苦农民,无数进步青年无不为身佩红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軍而光荣自豪,南召牡丹垛下龚广先就是这众多光荣参軍青年中的一员。

 

  龚广先,又名龚广田。一九一九年生于南召县龙洞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据龙洞龚氏族人所讲,龚广先是南阳市卧龙区谢庄镇龚河村,龚三元第八代迁徙南召族人的后代。其先祖始迁南召龙洞时,那里有一部分田产,农家生活一般,经人介绍,与当地农家女子结为夫妻,虽经不断努力创业,多丁的后人置有一些山坡薄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后主要靠租入土地来耕,受人地租、债利与部分雇用劳動,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解放軍来了,给广大穷人带来了幸福的希望,龚广先成为南召龚家第一个报名参軍的人。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陳赓在南召云阳镇关帝庙召开兵团作战会议,制定豫西消灭国民党五兵团李铁军部的著名“豫西牵牛”战略计划,调动部队去宛西“牵牛”作战。龚广先被分配到陳康十三旅三连任战士,随部队由南召杀奔镇平,在解放镇平,俘敌千余的攻城战中,龚广先人生第一次受到了战争洗礼。首战告捷,勇敢抓获一名俘虏,得到了上级大会表彰。

 

  据龚广先小儿子,南阳市政协常委龚军讲,其父身高一米八七,比古人所讲的身高八尺还要高大,在南召龙洞附近是有名的龚大个。因为身材魁梧,挺受首长青睐。

 

  一九四八年五月,宛西征战的陳赓司令部设在镇平县西北石佛寺街冀家巷,陳赓司令员从冀家巷专程到镇平城南七里庄,探望彭雪枫将軍之父彭延泰,龚广先出身好,个子大,有幸作为警卫部队一员,参加了保卫任务。

 

  一九四八年六月,中共中央电贺陳谢兵团宛西战役,宛東战役,江汉战役三次大捷。三次战役中,龚广先在南召方城,镇平内乡,西峡紫荆关,湖北光化老河口等地南征北战,東拼西杀,身上两处光荣负伤,立下两次军功,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一九四八年十月,又参加解放郑州战役。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战役爆发,龚广先又参加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東起江苏海州,西至河南商邱,北起山东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国共双方投入一百四十余万部队,是一场战略决战的重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多,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为残烈的战役。

 

  淮海战役中,龚广先身为陈谢兵团战斗序列士兵,直接投入到双堆集阻击围歼战中。双堆集大战,发生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中野与华野一部对国民党黄维十二兵团一次大规模的村落争夺战。

 

  黄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革命先烈方志敏是他初始革命的引路人,后站队国民党陣营,他与豫西牵牛中的国民党军五兵团司令李铁军同为陳赓同学,同学战场兵戎相见,信仰不同,各为其主,斗智斗勇,双堆集是他们决战的战场。

 

  双堆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东南部,因两个古老土丘而得名。其中一个叫平古堆,一个叫尖古堆,两个土堆高约三十多米,但在一望无际平原上,算是良好的重要战略要地。两堆相距两公里,登上土堆,周边数十公里平原战况一览无余。

 

  一九四八年年尾,黄维兵团十几万人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野,华野两路大军围困在双堆集数平方公里的平原内。战斗打响以后,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成群轰炸机俯冲到龚广先等参战部队的头顶上,骇人的呼啸声震耳欲聋,敌人数十辆坦克横冲直撞而来,肉泥血浆在履带下翻腾,几乎成为废墟的村庄成为逐街逐屋争夺的堡垒。冲锋枪,机枪,手榴弹,掷弹筒,火焰喷射器,六零小钢炮等近战武器全部上陣,敌我双方暴风骤雨般的炮弹落在周边村庄,河流,陣地和战士们身上。龚广先和战友们被炸起的尘土埋下无数次,他们抖掉埃土,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从一个掩体打到另一个掩体,打得敌人始终不能前进半步。

 

  人在陣地在,消灭敌人,是军人的天职。龚广先所在连队一百多人已牺牲大半,阵前堆满了敌军尸体。双堆集上空冲天弹雾飘荡着无数的泥沙,石块,和残缺不全的肢体,血腥味,硝烟味弥漫着大地。双堆集周边的地壳在猛烈的炮火中颤抖着!呻吟着!

 

  龚軍回忆说,早年,父亲曾给他弟兄们讲过双堆集大战时,亲眼看着一位四川籍的战士,记不起他的名子,在炸毁敌堡时身体被机枪打成了蜂窝,但投掷的炸药包还是炸翻了敌堡,残余的敌人从地堡中冲出来疯狂反击,那是蒋軍五大主力之一18军的顽匪,龚广先力大无比,扑上去抓住敌人机枪手,猛夺机枪,敌兵死死扣着扳机,朝天打尽一梭子子弹,龚广先一拳砸晕敌人机枪手,缴获美式崭新机枪一挺。至此,龚广先又被改任为机枪班班长。这次战斗,龚广先又一次腰部受伤,战后获得军功章一枚,一直保存到文革时丢失。

 

  一九四九年四月,龚广先所在陳赓四兵团三十八师,隶属刘邓大军渡江战役西集团。在安徽华阳镇抢渡长江成功,一举击溃当面之敌刘汝明兵团,五月解放江西南昌,此时,龚广先战时的腰疾,腿疾日益严重,已不能随軍长途征战,经部队首长妥善安排,后随南下干部被分配到江西浮梁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做地方工作,后转入浮梁县公安局工作。

 

  一九五零年,全国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南召县龙洞老家土改后分到了土地和耕作农具。龚广先通过信件电报与家中取得了联系,得知父母年事己高,因为几年没有自己音信,老母不知儿子生死存亡,思子心切,积忧成疾,还要照顾家中有智障的哥哥,生活压力很大。此时已到一九五一年,龚广先战争年代造成的腰疾,腿疾日益频发,给正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给当地政府增加诸多负担。鉴于此种实际情况,龚广先经过深思熟虑,给上级领导写了辞职报告,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回乡打算,用他后来对七个子女们讲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上马征战为国尽忠,下马解甲归田为父母尽孝”。

 

  龚广先回到阔别五年的南召龙洞老家,把自己的多年军事生涯一直埋在心里,把自己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各种奖章用油布包起来,锁在柜子里,从不告诉别人,没有半点革命軍人功臣的表现,默默无闻的侍奉着年迈的父母双亲和智障哥哥。

 

  龚广先在部队是一位合格军人,在家中父母面前是一位孝顺儿子,在村中是一位先进共产党员。

 

  一九五一年,南召龙洞村土改结束后,村中贫苦农民都分得了土地,人民当家做主人,彻底改变了旧社会穷苦的日子。地方村民相继成立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生产小队和大队。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每次变革中,龚广先都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走在历史的变改的最前沿,大家都推举他为负责人,龚广先也从未辜负家乡百姓的厚望,他总是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有很多机会给予他重返江西浮梁县重新工作的机会,但他都一一放弃了。

 

  龚广先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肩上的担子可谓艰巨,他本能通过外地当官的战友帮忙解决一些困难,外地的战友亦愿意帮他做一些事情,但他都一一谢绝了。他临终前还不忘告诉子女们,象他这样在农村务农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何止千千万万,比起战争年代失去生命的先烈又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幸福。

 

  一个老党员的心声是多么的平凡而又伟大,儿女们遵照他的要求,都在自已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着。

 

  这真是:南征北战豪气雄,擎旗高歌过江东。挥鞭直捣总统府,勒马转战南昌城。舍生忘死千山赤,血染戎装万水彤。雄心不洒龙洞泪,忠诚坚守革命中。


编辑:陈冉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