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50年 颗颗红心永向党(之三)西峡县原畜牧局退休干部郝景福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光荣在党50年 颗颗红心永向党(之三)西峡县原畜牧局退休干部郝景福
作者:  杨凯

       带着对“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的深深敬意,7月17日上午,笔者再次来到位于西峡县城时代广场南的金色年轮康养中心与入驻长者、“光荣在党50年”获得者、西峡县原畜牧局退休干部郝景福倾心交谈。


图片12.png

郝景福老人近影


      面前的郝景福老人,虽然年近9旬,但依然精神矍铄。除了因年事已高,听力不太好,依然腰杆笔直,声如洪钟,走路虎虎生风。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老人的思路依然清晰。


      1932年12月郝景福出生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北堂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3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参加工作。1955-1957年先后担任五里桥乡北堂七社初级社、高级社社长。1957年经组织委派在南阳农校学习一年多。历任五里桥乡武装部长、米坪乡武装部长、米坪乡副书记兼武装部长、城关镇副书记兼武装部长、县委会县直党委书记、县新华书店经理、畜牧局副局长等职。于1992年光荣退休。


       在米坪乡工作期间,分包河西、野牛、行上等村,他充分发挥当地广大党员、民兵组织的优势,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全乡治河改地、植树造林等工作中去,为解决当地群众的粮食问题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县委县直党委工作期间,做好县委县直党委各项工作。期间按照上级组织安排,到河北参加重大工作调查。由于业绩突出,先后两次荣获省级劳动模范,荣获省委组织部颁发的“中原光荣”纪念章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无论在村里当社长,在乡镇当副书记、武装部长,还是在县多个岗位任职,变得是岗位,不变的党员本色和为民情怀。据老人的小女儿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夜,农村经济十分落后,为了带动乡邻们发展经济,年近五旬的郝景福自费带头在老家北堂自家门前的1亩多地里种藕,无偿供乡邻们试种。用郝老当时的话说就是“乡亲们尽管拿去试种,成功了算大家的,失败了算我郝景福的。”乡邻们看到后纷纷效仿,后来乡邻们试种成功后,郝老又主动退出,一时间在乡邻中间传为佳话。


       在谈到儿孙辈时,老人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家庭比较困难,但七个孩子都学业有成,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在县委、银行、农业农村局等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在谈到家庭和对子女的教育时,老人身旁的小女儿快言快语:父亲对他们的家庭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忠,诚,勤。说到忠,就是对党要忠诚,对国家要忠诚,对家庭要忠诚,父母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一直是孩子们的榜样。说到诚,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要诚实。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再一个就是勤劳。作为一个七个子女大家庭的主心骨,尽管在多个地方任职,工作之余他仍和家人一起奋战在田间地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劳动本色。回忆起当时工作的情景,老人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光芒。那个时候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一心就想着工作,没有想着用手中的权利为子女、为亲朋办点事,谋私利,充分体现一位老党员的高风亮节和无私情怀。


       郝景福,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诠释一名老党员的忠诚与担当,通过老人的倾情讲述,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党带领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不易和普通党员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这种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人,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