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马武冢前话古今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马武冢前话古今
作者:  史春雷

这里是刘秀二十八宿之一马武的衣冠冢,这里是黄樵松保卫南阳的制高点——

马武冢前话古今


image.png

马武冢顶上的将军亭

  在南阳市城区八一路卧龙区车站街道兴运社区,有一个马武游园,内有马武冢,是刘秀的二十八宿之一马武的衣冠冢。

  刘秀麾下一猛将,冲锋陷阵屡立奇功

  马武,唐河湖阳人,刘秀麾下二十八员大将中的一员猛将,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马武是一个黑脸,像三国时的张飞,唐朝的尉迟敬德,水浒传里的李逵。这些黑脸大将的特点就是性格直率,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烈。

  据史书记载,马武是黑道出身,年轻时为避仇家客居于江夏,王莽篡汉以后,他就投奔了绿林军。

  马武和刘秀很早就认识,两人还是亲戚关系。马武的弟弟是刘秀的姐姐刘黄的丈夫,但他是二十八宿中最后一个归顺的。他最早跟随的是更始帝刘玄,在一个酒局上,刘秀才把他拉拢过来,因其勇猛,刘秀把自己最精锐的骑兵交给他。马武是一员猛将,打仗的时候善用盾牌,每到冲锋陷阵之时,都先摆上盾牌,即使对方箭如雨下,他的军队也很少伤亡,屡建奇功。马武身经百战,到汉明帝刘庄的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但在公元58年还率众出塞,大破羌人,俘获4600人。

  马武为人直爽,因其直爽可爱的性格,光武帝刘秀也爱和他开玩笑。一次在宴请群臣时,刘秀说,众爱卿,如果你们当时不跟我打天下,现在会干啥?功臣之首邓禹说,臣也许是个教书先生。刘秀说,你太谦虚了,凭你的本事,当个功曹没有问题。轮到马武了,他手执酒杯大声说,我能抓强盗当个捕快,刘秀听后哈哈大笑,调侃道,你本身就是个强盗,你不去当贼都不错了,还去抓贼呢。众大臣一听,也是哈哈大笑。

  马武于公元61年去世,是二十八宿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抗战时,黄樵松部在此与日军血战到底

  时光流转已近两千年,随着沧桑风雨和战火焚毁,如今的马武冢尚有六七米高,上面植物茂盛。据附近居住的老人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武冢的占地面积比现在大了将近一半,冢更高大。

  1945年3月,7万日本鬼子进攻南阳,黄樵松部驻守南阳,任务是牵制日军,把南阳作为老河口的屏障。当时马武冢和卧龙岗一样,是南阳城西的两个制高点。马武冢临近三里河附近的西关大街(现八一路),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当时的南阳西城门叫永安门,正对着现在的八一路,所以是西城门外重要的一个据点。在马武冢、玄妙观、卧龙岗三个战略要点中,四二九团三个排歼敌近千人,将士们打到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全部壮烈殉国。为表誓死抗敌的决心,鼓舞士气,师长黄樵松给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要与日军血战到底,与南阳共存亡。一直血战到3月30日,牵制阻击日军10天,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为避免无谓的牺牲,黄樵松部接受上级命令,撤出南阳。当夜撤离时,黄将军心意难平,赋诗言志,“别矣南阳城,回顾复回顾,红杏暗送香,白水牵衣诉。”如今,站在马武冢顶上,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当时的枪声和炮声。这是南阳人民浴血抗战的一段历史,南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全媒体记者 史春雷 文/图)

image.png

扫二维码 看南阳古今变迁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