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入党 一生跟党走
——听70年党龄的老兵倪云斌讲述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倪云斌老人胸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精神矍铄、笑容和蔼、衣着朴素,提及当年的战斗顿时眼睛大放光彩,嗓门也大了起来。这就是今年92岁、党龄70年的抗美援朝老兵倪云斌。
“这些纪念章,我已收藏了六七十年,都是我家的传家宝。”7月18日,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共和街小区,倪云斌老人小心地打开一个木盒子,一枚枚纪念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老人的故事,也就从这些纪念章的由来开始讲起……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左起依次为:朝鲜军功奖章、和平万岁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入伍一月参加成都战役
“这枚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是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颁发的。”倪老告诉记者,西南战役,是他当解放军后参与的第一次大战役,因此这枚纪念章对他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
倪云斌是老南阳人,十来岁就在解放路一药房当学徒。1948年秋,南阳解放前夕,国民党军仓皇撤退,南阳城内的青壮劳力被裹挟着南下,19岁的他也未能幸免,就这样被迫离开了家乡。
1949年秋,倪云斌在湖北恩施加入了解放军,成为第50军第148师444团1营机枪连的一名战士。参军一个月后,他就跟随大部队进军西南,参加了成都战役。“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解放军战士气势如虹,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两个月就解放了大西南。”
“我从普通战士转变成营部卫生员,是因为1950年的一场疟疾。”1950年夏,倪云斌所在部队在湖北钟祥参加农业生产期间,疟疾开始流行,很多战士都病倒了。因为当过药房学徒,倪云斌被抽到营部当了卫生员,与卫生所其他3名医护人员一起防治疟疾。
“虽然当时缺医少药,但是在我们的努力下,疟疾渐渐被控制住了。”事隔70年,谈及这次抗疟经历,倪老脸上很是自豪。
秘密入朝打赢第一战
“这三枚纪念章,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和朝鲜军功奖章,把它们排列在一起,可算是一部抗美援朝史了。”倪老的手指轻轻抚过这几枚纪念章,神情庄重而悠远,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遥远年代。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50军是首批入朝的军队之一,而倪云斌所在444团是全军从辑安入朝的前卫部队。
“当时我们是秘密出国。”倪老告诉记者,1950年10月19日,他们部队被临时调用,秘密从鸭绿江上的浮桥进入了战火纷飞的朝鲜。过江后大概行军有50里地,部队就和敌人有了第一次交火。
那一仗是一场遭遇战。“战斗来得太突然,防御工事什么的,我们统统没来得及准备就打起来了。”说到此处,倪老有些兴奋,仿佛自己还是那个年轻的战士。“不过敌人估计也没想到会遇到我们。志愿军没有什么伤亡就取得了胜利。战后大家士气高涨,觉着敌人也没什么可怕的。”
从枪林弹雨中搜救伤员
在朝鲜战场上,倪云斌和战友们经历了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他记忆中打得最激烈的是修理山血战。
1951年1月27日,修理山战役打响。美军对第50军防守的修理山阵地狂轰滥炸,小小的修理山阵地被炸成了一片焦土。志愿军战士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我们守阵地守了七八天,好多战友牺牲了。美军飞机大炮坦克都用上了,硬是没有攻破我们的阵地。”作为战地卫生员,倪云斌每天穿梭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搜救伤员、转运伤员。那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活着,尽自己最大努力救治更多的伤员。
“在这场战役中,我的一只耳朵被炮火震聋了。战后,美军将修理山称之为‘血岭’。”从倪老的讲述中,记者可以想象当时战况是何等的惨烈。
保家卫国是他的坚定信念
“朝鲜战场条件艰苦,是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但我们当时都没觉得啥。”倪老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1950年12月31日强渡临津江。
“当时夜里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我们脱了棉裤举着,蹚着江面的一条水道过江。”倪老缓了一下,继续说道,“水道带着冰碴子,江水齐腰深,我们下去没一会儿腿就冻得没知觉了。”然而,战士们不但咬着牙挺过去了,还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全歼了敌军重型坦克营。
倪老说:“那时候,我们并不惧怕死亡,也没感到有多苦,保家卫国是刻在我们心底的坚定信念……生在那个时代,就要做那个时代该做的事!”
“1951年4月8日,我在朝鲜战场上入的党。”问及老人的入党日期,倪老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并坚定地说,“一日入党,一生跟党走。”
红色传家宝子孙代代传
70余年过去了,倪云斌老人珍藏的那一枚枚军功章依旧保存完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保存它们,不是为了标榜功绩,只是为了让子孙们能记住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从抗美援朝战场的枪林弹雨中走出来,倪老一生勤勉低调,从不居功自傲。1978年,他转业到市中心医院工作,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直到退休。
采访中,经历过战争残酷的老人发自内心地感慨道:“我能活到90多岁,真是托共产党的福。现在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铭记党恩,珍惜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做事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建设和保卫祖国。”倪老的儿子倪珂说,“父亲的纪念章就是我们家的‘红色传家宝’,我们会将它一代代传下去!”(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两新媒作品入选《网络辟谣案例选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