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南阳市干部群众热议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阶段,踏上新征途。
连日来,南阳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信心、担当奉献,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尽锐出战,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奋力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加快现代化南阳建设,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项目为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全会提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坚持“项目抓投资、企业抓产出、开放抓招商、环境抓优化、要素抓保障”,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奋进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南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荣广说,将做好市域234主导产业和县市区产业集聚区“主新特”产业规划,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优势产业链条拉长拉宽。建立出台重点项目快审批、快供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提效益“五快一提”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周例会、月签约、季集中开工、半年观摩、年终考评奖惩制度,当好企业、项目的“金牌店小二”。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瞄准500强、上市企业、行业领先企业,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效益好、利税贡献大、投资强度高的好项目、大项目。
南阳市工信局副局长陈中林表示,工信局将聚焦聚力聚神补链条、上项目、抓招商,做优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化工、轻纺、建材产业向绿色化、循环化和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南阳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岩涛说,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创业的主引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抓实“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金牌店小二”,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专业园区发展更加巩固,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朱书记反复表示,要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敬老师一样尊敬老总。这些暖心的话语极大增强了我们发展实业的信心。”想念食品董事长孙君庚、南阳蓝天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新玉等表示,家乡发展,企业家责无旁贷、使命光荣,要带领企业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贯彻新理念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打造一批产业先进、充满活力、城乡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的强县。
“全会明确了坐标系、时间表、路线图,为南阳今后的发展举旗定向、指路领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引领性。”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唐河县委书记周天龙说,将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资源,提升谋划、储备项目的能力,实施全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特色现代农业项目,加快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提质升级。持续加强院县合作、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基地等,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镇平县委书记艾进德表示,将紧跟市委“指挥棒”,闻令而动,雷厉风行,深入思考谋划,抓好结合转化。以交通一体、产业对接、生态共建、服务共享为重点,加快“宛平一体化”,提高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紧密度和功能适配度。围绕乡村振兴,以教育、卫生、供水、供气等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南阳市宛城区区长樊牛表示,将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加快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聚焦“仲景、中医、文化”三项重点,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全会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南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梅表示,要聚集科技资源,部署建立创新链,突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抓好培育产业创新主体、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四个关键”,高质量建设河南省功能薄膜微纳超构表面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中药固体制剂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智慧养猪技术创新中心等。
南阳市科协主席于滔说,科协将积极搭建重点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学会服务站建设,并培育壮大科普信息员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拓展科学普及渠道,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营造良好科普氛围,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聚焦农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提出,持续打造千万亩高标准永久基本农田、千万头畜禽养殖产业、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千”大市,重点培育花、药、果、菌、茶“五特”经济,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全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了发展路径。”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宛楠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坚持结果导向,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粮食产量稳定在130亿斤以上;推进牧原集团“百场千万”项目,打造全国生猪全链条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八大产业集群,打造“四千五特”特色农业格局。
桐柏县固县镇镇长赵阳、内乡县余关镇党委书记谢浩认为,要统筹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深入研究谋划现代化阶段的乡村振兴,不遗余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中医药名都,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西峡县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峰说,公司将强化科技创新,在人才、研发、项目、名方传承上下功夫,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和开放式技术研发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保护水质
践行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促进市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移民后续发展。
“市委书记朱是西的讲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催人奋进,为南阳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擂响了战鼓,吹响了号角。”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表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党员干部要扛稳水质保护和经济发展两大任务,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创新活县”四大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稳健有力、生态环境美好宜居、社会和谐更富温度、政治生态更加清明,奋力谱写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绚丽篇章,推动淅川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南阳市林业局局长余泽厚表示,全市林业部门将高标准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打造试点示范样板。加快森林城市建设,今年,全市要建设省级森林特色小镇2个、省级森林乡村90个。探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长效机制,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淅川县滔河乡党委书记张本贵说,山、水是当地的优势,要把山水资源变成致富资本。“我们号召老乡们在山上栽果树、种中药材,守住水土、促民增收;在河两岸发展优质淡水养殖,让优质的水源成为乡亲们致富的源头活水。”(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务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走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