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桐柏县月河镇“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开馆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桐柏县月河镇“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开馆
作者:  顾清树

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  顾清树 传承红色基因,做亮“红色”名片。624日上午,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开馆仪式在桐柏县月河镇 举行,该馆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让红色文化在淮源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地以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旧址为核心,修复月河党小组、杨家祠堂等革命遗迹,设党史展馆,保护不可再生的珍贵红色资源,以史为鉴,资政育人。

 

91.jpg

开馆仪式现场

今年4月份,桐柏县月河镇投入资金80余万元,在南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月河村,利用月河镇第二中心小学多余房间,改造建设了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展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共有房屋4间,展馆内容分为民主革命序幕、大革命高潮、中共南阳第一小组、红色月河、红军转战月河、美丽月河6大板块,通过文字、图片、场景、声像等形式,再现党领导当地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记录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彰显桐柏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该展馆搭建起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铭记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党史教育新平台。

 93.jpg

                                  学习党史

当天参加活动的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会文说:“该展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党史知识学习、党史资料展示、党史人物宣传的重要场所,它的建成开馆,既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桐柏和南阳党史的展现之作,为南阳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基地。”

 094.png

月河镇茶山

桐柏县月河镇党委书记徐庆山介绍说:“该展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桐柏月河区域浓厚的历史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该展馆与杨家祠堂、闵岗古文化遗址、笔架山生态产业园共同构建起一条新的文化旅游线路,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092.png宣誓现场

当天,本网记者与省市县媒体一行,参观红色展馆,重温入党誓词,走进田间地头,徜徉于青山绿水间、漫步“彩虹路”…… 伴随着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的建成开馆,被誉为桐柏县城“南花园”的月河镇成为周边区域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月河是个好地方,离县城又近,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红色展馆里唱唱红歌,到康养小镇踩踩彩虹路,赏赏青山绿水,尝尝特色美食,很有意义。”来自桐柏县城的尚女士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

 

 95_副本.jpg

航拍月河镇 

桐柏县月河镇位于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因淮河自西向东穿越桐柏县,在月河境内,蜿蜒其流,抱城如月,因而得名“月河”,该镇素有“宛东屏障”、“豫鄂咽喉”之称。月河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相得益彰,绚丽多彩。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存于林庙村的闵岗古文化遗址,196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月河皮影戏是目前河南省尚存的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皮影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河镇还是桐柏山歌、门板宴等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有两个省级传统村落,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96_副本.jpg

“彩虹路”

97_副本.jpg

航拍月河镇 

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早在1926年,月河籍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周耀杰就回乡开展党的活动,建立了中共桐柏月河小组,南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就此在月河镇诞生。19305月,中共南阳中心县委发动桐柏农民武装起义,起义队伍在月河杨家祠堂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第一大队,分三路杀出桐柏山,把革命的火种撒向四面八方,诞生了南阳地区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遭队从信阳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这支被共产国际称之为参加万里长征最年轻的“童子军”,军纪十分严明,他们经过月河镇老街时,为了不扰民,寒夜露宿群众屋檐下,战士们草鞋上沾的“缠松”花籽,掉落在泥土里,来年开出五角星形状的红花,被群众称为“红军花”,从此“红军花”的故事在桐柏大地广为流传。月河生态资源富集,自然环境优美,淮河、月河、陈留河流经全镇,镇域山林面积大,植被丰厚,是南阳市东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38%,丰富的生态资源,造就了月秀美的自然风光,境内有道教胜地祖师顶、海拔864米笔架山、上有脚印及桃形凹印巨石的凤凰山以及千亩生态茶园、古树园等旅游景点,已成为月河镇最靓丽的名片。

 098.jpg

南阳地区第一党小组展馆

桐柏县月河镇杨金岭镇长介绍说,近年来月河镇牢牢把握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先天优势,立足“生态强镇、文旅名镇、商贸重镇、森林小镇”四大定位,坚持“红绿”两手抓,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有效助推红色资源与生态经济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绿融合发展新路子。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1.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928元。

 

据了解,桐柏县月河镇近年来精心规划建设“红绿”融合特色旅游线路,将杨家祠堂(红二十五师第一大队诞生地)、金桥区委旧址、郑氏祠堂党支部旧址、中共月河支部诞生地旧址和南阳市第一个党小组旧址联合打造,与桐柏革命纪念馆、英雄广场相衔接,丰富桐柏红色旅游资源。以闵庄、西湾两个省级传统村落为中心,将闵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古墓群遗址、唐城古台寺遗址等古文物遗址连接起来,讲好地域历史文化故事。凸显生态魅力,打造淮南绿色旅游精品线路。以淮南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为契机,将笔架山、凤凰山、龙潭河等旅游景点纳入淮南旅游环线,连接徐寨、老街、袁庄、唐城生态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带,南与湖北省淮河漂流联合,北与太白顶、水帘洞、佛教学院等景点相连,构建完整的休闲旅游观光线路。(特约记者 杜福建 杨玉红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