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南阳:传承红色基因 接续努力奋斗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南阳:传承红色基因 接续努力奋斗
作者:  李冬冬

  央广网南阳6月18日消息(记者 李冬冬)6月16日至17日,记者跟随“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南站采访团走进南阳市,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参观南阳市解放广场,探访杜凤瑞烈士纪念馆,走进中共桐柏区委机关旧址,接受红色洗礼,赓续红色血脉。

  一座丰碑 述说南阳壮阔解放史

碑座上镌刻着新华社电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全文(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南阳解放广场位于美丽的白河之畔,建于1997年,是白河景观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纪念碑居中傲立,庄严肃穆。全碑高63.09米,雄伟挺拔,直耸云天。碑基由5个放射性花坛及周边踏步有机组合,形成一个五角形状的图案。碑座的6个平面上镌刻着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有新华社电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全文,述说着南阳这座红色城市波澜壮阔的解放史,是一座集历史纪念、爱国主义教育、瞻仰观光、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党员宣誓后离开(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1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南阳解放广场时,恰逢南阳师范学院的学生党员在此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他们身着白色上衣,胸前佩戴着红色的党徽,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嘹亮的声音响彻广场上空。

  一个展馆 烈士忠魂照方城

杜凤瑞牺牲时所穿的飞行服(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在豫南革命老区方城县城东入口处,有一个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的建筑物,它以“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命名,即杜凤瑞烈士纪念馆。杜凤瑞是方城县杨楼乡人,1948年参军,1952年被选调为飞行学员。他曾在日记中曾写道:一个革命者,“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1958年,年仅25岁的杜凤瑞在一次空中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被追记一等功。

媒体报道河南方城第一高中86名同学考入空军航空大学的新闻

  见贤思齐,从贫苦人家的放牛娃到人人称颂的空军英雄,杜凤瑞成为当地人争相效仿的对象。以英雄为榜样,立志从戎,投身报国成为当地不少青少年的人生志向。据统计,近十年来,方城县已向高一级军事院校输送学员近1000人,其中飞行员100多名。方城县也因此成为了参军大县和飞行员培养大县。

  一幢小楼 见证桐柏峥嵘岁月

中共桐柏区委机关旧址外观(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灰色砖块、木质门窗、半圆形拱门……在桐柏县平氏镇政府院内,有一幢2层的欧式风格建筑,它已经在这里矗立了100多年。1947年12月成立中共桐柏区委员会等领导机构,桐柏区各机关正式进驻这里,自此以平氏为中心进一步扩大解放区。别看小楼不大,却见证了那段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在这里完成了扩大中原解放区、开辟前进基地的战略任务,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平氏镇小博士实验小学学生学习桐柏解放区革命史(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6月17日上午,微微小雨细如丝,为盛夏带来了一缕清凉。平氏镇小博士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张颖带着50多名学生来参观中共桐柏区委机关旧址。因为小楼面积不大,该校分批次组织学生进行了参观学习。“这里是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今年又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学生参观,就是想让他们了解桐柏县红色革命史,使孩子们童心向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张颖说,带领学生参观的同时,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红色文化是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和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的重要纽带。烽火岁月,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年代,南阳人民回顾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努力奋斗,展现了新时代革命老区的新风貌,争当区域发展“领跑者”,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着南阳智慧和南阳力量。

编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