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黄志刚)西峡县白羽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老城区中心,下辖 4 个居委会, 25 个居民小组,辖区居住人口 8.9 万人左右。据统计,辖区 四个居委会及居民组各类资产资源136处,折合现金7.6亿元, 年收入现金 2000 多万,各项经常性资金支出 1500 多万元,各类存款 3000 多万元。“贯穿于学习教育全过程,,近年来,街道党工委针对社区居民组“三资”的特点和监管难点,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持为民惠民的理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深入解决群众热切关心的焦点问题,积极探索“三资”监管方法,实行组帐提级统一管理、建立“六有”工作机制,使辖区“三资”管理规范有序、安全增值、惠及民生。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构建“六有”机制,确保监管有力
严格落实县委规范村组“三资”管理的意见,构建程序明确、人员到位、机制统一、操作规范的“六有”工作机制。“六有”即:有牌子,各社区均设立“三资”管理办公室;有班子,建立社区支部和监委会共同参与的管理领导小组;有队伍,通过公开招聘为辖区四个居委会配备了 12 名财务专业人员;有平台,即“三资”管理综合平台;有制度,配套完善了财务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资产交易等制度;有监管,组帐提级统一管理,均由监委会监管。
二、创新“五项”举措,确保监管有序
(一)打造“三资”监管综合平台。建立了“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把财务结算、资产交易、小型工程招投标、土地流转、审计、纠纷调解仲裁等六项工作纳入其中,严格把好“四关”,即资金管理关、资源管理关、工程管理关、监督管理关。
(二)全面推行“组帐提级统一管理”。坚持小组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不变、经营权不变、开支审批权不变、原有的出纳工作不变等“四个不变”原则下,将村小组集体经济的会计核算工作委托街道会计中心代管,实行各社区财务人员异地交叉任职制度。目前 25 个居民小组已全部实行组帐提级由街道统一管理。
(三)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实行年度财务的审计制度,
抽调纪委、财政、司法部门的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每年度对“三资”经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对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居民提出的质疑,及时解释说明或进行答复。对侵占、挪用、挥霍集体资金、资产等涉案问题严肃查处。
(四)强化审批监管。由财政部门严把票据关、现金关,严格执行票据使用、注销制度和现金备用金制度,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对涉及“双创”、修路等民生大额资金的使用,按照“一提二审三通过”的办法,实现民主决策;在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上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三年来累计公开招投标180 次,实现资产增值 5000 余万元,增加集体收入 1200 余万元。
(五)坚持公示公开。由纪工委牵头,各居委会监督委员会参与,每季度对党务、居委、财务,特别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各类服务事项管理情况,及时进行公示;要求各居委会督促各组每半年对各组的财务收支情况,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示、公开,通过公示及时、公开透明,给居民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
三、实现三个“促进”,确保监管有效
(一)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街道各级共建立“三资”台账(登记簿)258 册,增加集体收入 779 万元。通过加强集体“三资”监管,明确了街道、社区、组三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做到集体承包过程公开透明,账目清晰,有效杜绝了违纪违法行为,促进了集体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通过加强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畅通了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渠道,保障了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明显増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种纠纷的渠道进一步畅通。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三资”管理规范化、监督手段多元化、运行机制阳光化,有效地堵塞“三资”管理漏洞,解决了社区、组干部经济腐败多发易发难题,基层矛盾纠纷、群众信访投诉明显减少。近三年来辖区涉农信访件同比下降28%,因集体“三资”监管问题的信访件同比下降 75%,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