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治理“白色污染”的南乐实践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治理“白色污染”的南乐实践
作者:  卫思谕

  南乐县地处河南省濮阳市,豫鲁冀三省交会处,辖7镇5乡,322个行政村,人口60万,面积624平方公里。近年来南乐县打造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建造了国家生物基材料生产基地,着力破解“白色污染”环境治理难题,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基材料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产业。自2014年10月南乐县主导实施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为生物基材料专项产业园区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集聚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在南乐县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并列为全市“三大三专”主导产业,确定为“十四五”期间全市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该县生物基材料企业已经由2014年4家、产值3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6家、产值达20亿元,2019年年底生产产能达到50万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专项时要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实现50万吨级规模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已形成了从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南乐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支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2019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汪洋视频连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南乐四分钟”带来发展新机遇。2019年5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调研生物基材料产业,给予高度评价。2019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时任河南省长陈润儿到南乐调研生物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和农业农村工作。2020年8月26日,中国(濮阳•南乐)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开幕式在濮阳胜利召开。

  生物基产业链初步形成

  至2020年底,南乐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产业发展思路,引技术、招项目、拓市场,通过集聚发展,实现入驻企业14家、建设项目16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4个,在建项目2个,已形成了集聚发展效应,实现生物基产品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和集聚发展,生产产能达到了50万吨。主要产品有:淀粉、L-乳酸、聚乳酸、聚乳酸共聚物、聚乳酸改性材料、聚乳酸薄膜、购物袋、垃圾袋、水稻育秧盘、餐具、聚乳酸纤维、被服、无纺布及制品等产品及热塑复合材料产品。

  目前,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内16个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总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2.5亿元。已形成了从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

  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了生物基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在生物基材料产业招商引资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相继引进了上海曦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3亿元的年产5万吨聚乳酸多元复合改性颗粒及2万吨可降解包装袋项目、濮阳市华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的年产5万吨可降解塑料及8000万平方米包装材料等5个项目。

  引进关键技术

  近几年,南乐县建成了生物基材料改性复合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是省科技厅认定的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整个生物基材料项目服务,致力于生物基复合与改性工艺、菌种培养、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发。生物基材料改性复合研发中心与中国农科院、新疆建设兵团合作可降解地膜中试项目、与中国水稻所合作水稻育秧盘中试项目,可降解薄膜、纸塑杯、无纺布产品已经实现市场化。

  同时,南乐县引进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秸秆制糖制乳酸技术。该技术由郑州大学拥有专利知识产权,属于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由河南安装集团建设实施的年产3000吨秸秆制糖制乳酸中试项目试车成功后,注册成立南乐县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3万吨秸秆制糖制乳酸项目已于2019年10月18日正式投产。该技术的引进和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秸秆制糖转化率低、发酵制取L—乳酸成本高的问题,改变了原来单一由粮食淀粉生产乳酸的历史,实现了国家大力推广由非粮化生产乳酸的目标,标志着聚乳酸生物基材料产业实行非粮化生产关键技术得到解决,也从源头降低了产业生产成本。

  此外,南乐县还引进了聚乳酸一步法合成技术。该技术属于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由河南谷润聚合物有限公司独享专利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聚乳酸生产技术的垄断。该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年产5万吨(一期2万吨)聚乳酸项目已经于2018年3月建成并正式投产。该技术的引进的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由L-乳酸直接到聚乳酸,省了传统的丙交酯生产环节,使整个生物基材料产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为构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提供了保障。利用该生产技术建设实施的聚乳酸共聚物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南乐县聚乳酸产业链的全线贯通,实现了聚乳酸产业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闭合。

  先进技术的引进、项目建成投产解决了关键单体合成问题,为整个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实现国内化,降低原料成本,推进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南乐县打造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进程。

  用“绿色发展”治理“白色污染”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和液态金属、石墨烯、纳米纤维素、金属泡沫等被国外媒体评为“十大颠覆性新材料”,具有普通塑料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但环保安全,而且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

  南乐县抢抓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首先顶层设计,科学编制规划。编制了《河南省南乐县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绘制了《生物质新能源产业发展图谱》,引进L-乳酸、聚乳酸、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等项目,聘请专业科研机构编制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确立以生物基材料产业中的聚乳酸产业链条为主链的发展规划,确保生物基材料产业长期有序科学健康发展。

  第二统筹协调,强化科技拉动。积极协调对接农业农村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水稻研究所,解决农用薄膜、可降解水稻育秧盘等生物基材料终端产品的市场推广问题。同时,与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化纤协会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搭建技术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第三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发展动能。由河南省农开产业基金公司、中原银行、濮阳市投资集团、南乐县投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2.5亿元规模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基金。2018年11月30日,濮阳市洁乐生物产业培育基金(有限合伙)在南乐县挂牌成立,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了《南乐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2015年起,安排3000万元生物基材料专项资金,以后五年按照15%的比例逐年递增,列入财政预算,落实项目建设奖励政策。

  第四搭建平台,增强研发检测服务功能。建设生物基材料改性复合研发中心,引进各级职称技术人员41人,其中博士级人才3人。长期与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了技术与产学研合作关系。河南省可降解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已建成投用。该中心负责对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可降解聚乳酸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检验,承接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对于生物基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委托检验,对降解聚乳酸产品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等技术培训,进行降解聚乳酸产品相关的信息发布和咨询服务。

  第五加强 “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规划2.13平方公里的生物制造区,建设1619亩的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生物基材料产业区内实现全部亮化、绿化,园区内道路、供排水管网齐全。集中建设包括金融、行政服务、技能培训、信息科技、公租房等总建筑面积7.88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为生物基材料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按照市委向重点企业增派“首席服务员”的要求,坚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的理念,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目前,南乐县有市级首席服务员5人(正科级以上干部)、县级首席服务员63人,目前均已到位开展工作。首席服务员每周至少一天到企业或项目现场工作,主要负责宣传惠企政策、协调企业问题、提醒安全环保、指导企业党建、监督政策落实等工作。

  第六推行绿色产品,促进持续发展。2018年3月,南乐县出台《南乐县委县政府关于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实施意见》。自2019年4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2020年1月26日,市政府与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就推广示范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乐县生产的覆盖膜、缠绕膜、餐盒、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终端产品正式应用于航空领域,预示着河南省乃至全国航空业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治理白色污染迈入新阶段。

  延展生物基产业链条

  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关键要打通产业链条,更好地推动产业在南乐集聚。目前,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内16个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已形成了从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

  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了生物基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在生物基材料产业招商引资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相继吸引了上海曦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3亿元的年产5万吨聚乳酸多元复合改性颗粒及2万吨可降解包装袋项目、濮阳市华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的年产5万吨可降解塑料及8000万平方米包装材料等5个项目在南乐县落地并开工建设。

  据科学研究,75%以上的石油基塑料制品可以被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应用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南乐县生物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可降解塑料产品销售也实现了“天南海北”。

  “天”,2019年1月26日,市政府与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就推广示范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乐县生产的覆盖膜、缠绕膜、餐盒、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终端产品正式应用于航空领域,将全面进入机场集团的货物包装、餐饮、酒店服务等环节。同时河南省机场集团下属的河南省机场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将餐盒、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终端产品推广应用于高铁领域。“南”,与海南省海口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因海南省即将全面禁塑,南乐县生产的餐盒、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终端产品将在海南省推广。“海”,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餐盒等包装用品和可降解农用地膜产品,取得了欧盟EN13432降解认证和欧盟OK-BIOBASED生物基材料认证,达到100%降解标准。国外市场,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和欧洲,其中全年有1亿只垃圾袋销往美国。“北”是水稻育秧盘、可降解地膜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东北、西北地区推广使用。

  此外,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还与京东、美团等外卖、快递企业、大型商超、北京市城管委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现在每天有50万只购物袋、垃圾袋发往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地。2020年,南乐县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等包装用品和可降解薄膜产品产值达7.2亿元。南乐县积极开展禁塑推广工作,配合禁塑立法工作,实行政府“买一送一”补贴办法,与覆盖全市范围的多家连锁超商达成合作意向,并设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旗舰店,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餐盒、农用地膜等绿色环保产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编辑:胡叶樵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