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秦俊
李灵芝
〖编者按〗2021年初春,秦俊的北宋九帝收官之作《大宋天子——宋徽宗》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作洋洋350万言宏大篇幅,一部167年由建而亡、由盛而衰的大宋梦华录,讲述如何在乱世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的休养生息,科技文化兴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达到历史顶峰,然而战略国策失当,扬文抑武,后期君昏臣暗,压抑人才,最终不可逆转,走向衰落,繁华落尽,空留悲叹。
秦俊是河南邓州人,一级作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从事地方史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受到海内外同仁的赞扬和关注。后由历史研究而切入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23部(含合著)、960万字,如《汉武大帝》《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大宋天子——赵匡胤》等。并以其民间视角的创作方法,自成河南历史小说的一个流派。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对于秦俊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河南南阳的作家,从姚雪垠起,到今天的二月河、秦俊,都致力于历史小说的创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奇人秦俊》一文最初发表在公众号《故乡旧事》 ,推出后好评如潮,很多人认为,现今社会像秦俊这样的人不多了,应该大力宣传。 作者(李灵芝,笔名辰语)通过对秦俊的深入采访,进一步挖掘出了许多秦俊身上动人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跟着《奇人秦俊》,去认识一个更丰满的大作家秦俊。
三、自成一体
秦俊从民间的视角去研究历史,进行创作,自成一体。他的作品从一面世就畅销到如今,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坛常青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对秦俊的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河南南阳的作家,从姚雪垠起,到今天的二月河、秦俊,都致力于历史小说创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姚雪垠以阶级斗争的角度写《李自成》;二月河从治国的角度写帝王系列。秦俊另辟蹊径,从民间角度写帝王,别有一番滋味。【详
新版秦俊小说《汉高祖刘邦》上、中、下合订本
秦俊从民间的视角去研究历史,进行创作,自成一体。他的作品从一面世就畅销到如今,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坛常青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对秦俊的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河南南阳的作家,从姚雪垠起,到今天的二月河、秦俊,都致力于历史小说创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姚雪垠以阶级斗争的角度写《李自成》;二月河从治国的角度写帝王系列。秦俊另辟蹊径,从民间角度写帝王,别有一番滋味。
秦俊的作品特点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秦俊来自乡野,能屈就身位,放下身段,用匍匐的姿态去审视人世间。他深谙平民心态,能从民间的角度去解读历史。
他是学富五车的历史学者,心思缜密的思想者,又是才情并茂的文学大家,他有能力把各方面揉合在一起,纵横捭阖,恣意挥洒,完美地表达出来,呈献给读者。
秦俊的作品中带有鲜明的民间烙印。他遵循民间视角的创作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自成一派,被誉为“解读历史的民间叙事派掌门。”
他以民间的视角、语言、风格、思维、朴素、清新及民间的狡黠来创作,把不同人群的特点爱好融合进去,符合大众审美,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道。且看秦俊在《汉高祖刘邦》第三章《磨碗》中笔下的无赖刘邦喝酒三步曲:
第一步:刘邦进城,到中午了,也不管人家欢迎不欢迎,就到曹无伤(就是在鸿门宴中被项羽无意中出卖的那个人)家蹭饭。这一步,刘邦有饭吃了。
第二步:曹无伤做了两个素菜和一个南瓜汤。刘邦想吃肉,曹无伤本来就不欢迎他,就说:”实在对不起,村里没有卖肉的,去县城吧,少说也得五六里,跑一趟不容易,你就将就着吃吧。”要是一般人就客随主便了。刘邦不愧是无赖,脸皮厚,哈哈一笑道:“这有何难?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找个人把我的毛驴杀了,不就有肉了吗?”
刘邦给曹无伤挖个坑,曹无伤直接就跳进去,说:“小弟若是把你的毛驴杀了,你以后出门骑什么?” 刘邦一脸认真地说:“这个贤弟就不用担心了。”他朝院中那只正在觅食的大公鸡一指说:“三哥(刘邦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古人称之三哥)就骑那个大公鸡。”曹无伤自责道:“我这个人咋真笨?杀鸡杀鸡。”第二步,刘邦有肉吃了!
第三步:做好的鸡端上来了,刘邦还不动筷,说:“今年的雨水可真大!”曹无伤不知何意,问什么意思?刘邦说:,今年的雨水太大,引得丝瓜葫芦秧子疯长,那秧子长得从这里可以爬到条几上!”一边说一边比划,最后竟指着条几上的酒坛子定格下来。曹无伤嘿嘿一笑,自我解嘲道:“三哥不说,我倒忘了,那酒坛子里还有一点酒,干脆把它喝了吧。”说着直奔条几,搬下酒,給刘邦倒酒。
刘邦嫌对方给他倒的酒少了,将碗扣到地上来回磨,搞得曹无伤莫名其妙。刘邦解释道:“贤弟,你每次敬酒只盖住个碗底,这上半截子显然无用,还留它作甚,我干脆把它磨掉算了。”最后竟然要曹无伤打他几耳光,把脸打红,然后到朋友家说在曹无伤家喝红的。
结果是二人直喝得头重脚轻才罢休。
第三步,刘邦有酒喝了,并且喝得过瘾!
用农民的口气、用百姓的眼光、从普通百姓的视角把刘邦早期的无赖、机智、诙谐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看到这里,真让人忍俊不禁:若是阳春白雪,怎能想到这下里巴人的做派?
有个情节几次出现在秦俊的小说中:贵客临门,主人端上一碗荷包蛋。
估计幼时的秦俊心中,奉上满满的一碗荷包蛋,就是待客的最高礼遇。这是秦俊早期农村生活吃不饱饭时刻在大脑中的画面。
他的作品,角度新颖,情节曲折,叙事直接,语言亦庄亦谐,朴实大众,轻松有趣,娓娓道来,平铺直叙中现深厚文学底蕴,可谓于无声处闻惊雷!
他不屑不拘也不愿介入正史稗史之纷争,善于挖掘专业研究者忽视的尘封往事及流传于民间的轶闻趣事,让读者在阅读的快乐中不经意地徜徉史海,领略史海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闻听历史传来的阵阵涛声。
但他的小说出版后,有人把他的作品定调,列入通俗文学中,说低俗,秦俊很苦恼,几乎想放弃。
二月河(右一) 秦俊(左一)
关键时刻,南阳作家群的几位领军人物给了秦俊极大的鼓舞。乔典运对他说:“你说《红楼梦》是不是通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通俗,但都是名著。”二月河也说:“老弟,我写的书人家也列入通俗之列,估计批评的也不少,我能不写了?你是大学本科毕业,你的功底我知道。不要怕谁说,不要受风的影响。他们说他们的,咱写咱们的,话由他们说,路咱自己走!”
回忆起当初,秦俊坦言:“若没有他们的鼓励,我不会坚持下去,也不会有现在这点成就。”
他的小说结构布局紧凑,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可读性强,也较容易改编成电视剧。《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别廷芳传奇》后,获得河南省首届电视剧大河杯三等奖。《光武帝刘秀》等陆续拍摄。由《混世奇才庞振坤》拍成的电视剧,在浙江卫视等频道播出,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喜欢。
我们知道,正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帝王将相史,大人物的历史,记载的是历史长河中的惊涛骇浪、滚滚洪流。那些转瞬即逝的微波涟漪常常是入不得正史、忽略不记的。秦俊善于史海拾贝,沙中淘金,大人物的小事情,小人物的大事情,都被他妙笔生花,情趣横生。评论界认为他:“将忽略的基层社会的历史、普通民众的历史、日常生活的历史和民间文化史掸去灰尘,重新发出熠熠光芒。”
二月河说秦俊的作品:“通俗而不庸俗,乡土而不泥土;从众而不媚众,入雅而不佞雅。”可谓切中肯綮。
国内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出版社社长一直关注着秦俊的每一部作品。盛赞:“秦俊奇才。大部分作家成名后,或江郎才尽,或作品质量下降,而秦俊却是一部接一部地出,且一部比一部好。”真是一壶陈年的酒,年代越久越淳厚、香越浓!
《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专版,以《写意秦俊》为标题,对他作了深入报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他的人物专访长达50分钟。人民网刊登了对他近7000字的专访。
《汉武大帝》在香港资讯卫视人文栏目《史海钩沉》连续播讲。
各界对他的赞誉报道可谓连篇累牍,不胜枚举。但他最喜欢的是读者封他的“以文学解读历史的民间叙事派掌门”这顶桂冠!接地气,亲民众!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秦掌门一路走来,真是奇花异草,风雨兼程!
(未完待续)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奇人秦俊之二 雅俗共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