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文渠镇热心党员曹文信:为群众腾出地方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邓州市文渠镇热心党员曹文信:为群众腾出地方
作者:  曹阳玉

  南阳网讯 (通讯员马文涛 曹阳玉)“眼看就要收花生了,雨一直不停,收后如果不及时晾晒,花生一霉变,到那时损失会很大!真是着急啊!”“可不是,你瞅瞅咋整啊!”2020年9月,疫情之后的第一个秋收时节,天气一直有雨,眼看着收的花生没有地方晾晒和存放,邓州市文渠镇红庙村许多村民着急万分。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855.jpg

热心党员曹文信经营的合作社大门

  

  “交给我,我来想办法。”看到大家如此焦急,文渠镇红庙村村委委员曹文信,主动把自己农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腾了出来,为大家提供晾晒和存放场地,让周围的群众倍感温暖。“咱是党员又是村干部,为大家提供帮助解决困难,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的事曹文信总是牵挂在心。

  

  不求回报

  

  “文信,真是多亏了你!没有你的场地,让我晾晒花生,我今年损失可就大了,你可是给我帮了大忙,这是两瓶酒和一壶油,你可一定要收着。”邓州市文渠镇红庙村一名村民拿着礼品,来到曹文信家里,连连称谢。

  

  “都是乡里乡亲的,帮忙是应该的,你客气啥!东西你拿回去,你这太见外了!”看着提着东西上门的群众,曹文信有些生气,把东西硬塞了回去,不停的摆手。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903.jpg

红庙村群众免费在合作社内晾晒的花生

  

  据了解,该村民是村里的种粮大户,2020年早花生和晚花生,共计种了20多亩,为防治他的花生霉变,曹文信主动为他提供场地晾晒花生,仅用5天时间,他就把花生卖完了,由于花生价格比较紧俏,他种植的收益十分客观。“群众有困难,能帮就必须要帮一把,咱作为党员,这都应该做的,要啥子回报!”曹文信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暖心帮扶

  

  2018年曹文信带领该村5户村民,成立了邓州市玉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且自己出资硬化场地、建设厂棚,现在每年的夏收、秋收只要群众有需要,他总是无偿为村里的群众提供晾晒和储存场地,义务保障夏秋两季群众的辛勤劳作。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845.jpg

热心党员曹文信经营的合作社牌子

  

  “2020年秋天,我一个人种了6亩多花生,刚收完,雨就下了起来,文信主动让我在他厂棚里晾晒花生,晾晒期间还留我在他家吃饭,最后我的花生不仅没变色,还卖上了好价钱,这多亏了他,他啊!真是我们群众的好干部、好党员。”该村村民周改菊介绍说。

  

  收割庄稼最怕有雨!大雨一来成熟的庄稼不是烂到地里,就是坏到塑料薄膜里,这是以前农忙时节的真实写照,在红庙村,曹文信用行动让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近年来,他先后多次主动腾挪场地,使周边群众的辛勤劳作,在收获的时节里,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让村里的群众倍感踏实和温暖。

  

  周到看顾

  

  “文信,我的10多亩花生,现在马上收,天气预报说这两天都有雨,你能不能过来,开拖拉机帮我拉到你厂棚里头?”2020年9月27号上午,该村村民曹明超打来电话急切地说。“好!棚里地方还有,你尽管往这放,我现在就过去给你帮忙。”曹文信接到电话后一口答应!开着拖拉机就来到了地头,埋头干了4个多小时,把曹明超10多亩花生都收到厂棚里,才长舒一口气!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911.jpg

热心党员曹文信在合作社里辛勤忙碌

  

  “放到这里,你尽管放心,我帮你看着勤通风,肯定坏不了!”收完花生后,曹文信又主动担起了看顾花生的任务,最后经过悉心的看顾,曹明超6000多斤花生,顺利卖了出去。这样的看顾例子还有很多,据悉,2020年秋收,曹文信,先后为本村10余户村民的100余亩农作物,提供了晾晒和仓储场地,保障农作物总价值15万余元。

  

  与群众心贴心。“文信,不仅为官清正,还一心为民,平日办的好事多得很!大家伙都信服他。”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群众对他的评价。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