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更重担子 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持续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南阳市中心城区滨河北路各种颜色的月季争先怒放。 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 摄
月季花开时,宛艾飘香处。放眼南阳大地,山青水碧,产业兴旺,粮仓丰盈,群众喜笑颜开。
5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所到之处,干部、职工、群众欢呼涌动、欢欣鼓舞。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收听收看新闻报道,掀起学习高潮。
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自觉行动,推动南阳高质量发展,为南阳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打好“产业牌”
畅通致富路
习近平总书记12日来到南阳月季博览园视察调研时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
“作为林业人,要迅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月季产业。”市林业局局长余泽厚表示,要推进“一库三基地三中心”建设,到2023年,全市月季种植规模达到20万亩,引进名优月季品种1万种,月季产业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促进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淅川县县长杨红忠表示,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呵护好一库清水,强化源头治理,提高造林绿化水平,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和新型建材等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中之重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脱贫成果巩固拓展、生态产业提质、美丽乡村建设和典型示范引领“四大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让淅川8.27万名移民群众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
“总书记情系南水北调移民,殷切关怀移民后续发展情况,这是对移民的关怀,也是对移民工作的期望。”邓州市南水北调和移民服务中心主任陈秀善表示,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做好移民后期帮扶工作。开展美好移民村创建活动,积极培育示范村,以点带面,逐步实现移民村振兴。做好后期产业扶持工作,做大做强移民产业,达到移民能致富、村集体有收入。
走好“生态路”
念好“山水经”
“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作为南阳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郝以昆表示,要把加强南阳市,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把“加强水源地和干渠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春夏秋冬四季精细化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健全监测监管体系,锤炼生态环境铁军队伍,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坚强保障。
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于滔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视察调研,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市科协将围绕艾、花、菜、药、果等特色产业需求,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技工作者下基层活动,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培育壮大科普信息员队伍,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拓展科学普及渠道,引导群众增强亲水、爱水、护水、节水的意识,营造人水和谐的浓厚氛围,确保清水长流、永续北上。
发展中医药
助力大健康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我市相关行业、人员聚智聚力、各抒己见。
广育中医药人才。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刘荣英表示,学校将依托医圣张仲景故里的中医药原生地优势、仲景产业优势、仲景文化优势,汲取传统精华,聚焦仲景学术,把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医、药、护应用型人才作为时代赋予的使命,在继承发扬仲景文化、传承创新仲景学术思想、打造“仲景”特色品牌上下功夫,在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上下功夫,为中医药事业广育人才。
传播中医药文化“好声音”。市中医药发展局副局长张长河表示,要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等,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技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介宣传南阳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仲景文化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多种形式,对民众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和科普知识的宣教力度。
抓粮食安全
稳住农业基本盘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渠首视察调研途中临时下车察看夏粮长势这一细节,传递出总书记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关注与重视,在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炜逸表示,要自觉扛起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坚决落实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严守“一规定两守则”技术规范,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上,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延链增值行动、装备提升行动、示范创建行动等四大行动,延伸产业链;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等“四化”发展方向,提升价值链;完善优质原粮供应、现代仓储物流、粮油市场供应、质量安全保障等四大体系,加快实现由粮食资源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转变。
“邓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食核心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建设好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邓州市市长邓俊峰表示,要规划四个布局,在邓州东南部发展高效种养循环农业,打造集种养加工、农事体验、产品展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东北部围绕花生、芝麻等种植和加工,形成集种、养、加为一体的高效粮油种植区。西南部以发展稻虾混养、水产养殖、冷链物流等产业为主的水生态产业融合区。西北部围绕中药材加工、生猪养殖与屠宰、猕猴桃等产业,形成集种、养、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要规划好、建设好“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提质67.4万亩高标准农田,落实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动对接电商平台,把农业做强、做优。(全媒体记者 高雪)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