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潦河坡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风过潦河坡
作者:  梦柯

/梦柯

  

                                      一

 

“清云游,花缤纷,光武玉帝挥战袍,红袖添香南都赋,吴汉故里尽风流!”

 

 

南阳城的西北角,一群小山扎堆的地儿,叫潦河坡,延绵起伏于南阳腹地,一派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彰显一种魅力四射的光芒。在未踏入它的地界之前,从不知南阳还有如此灵秀之地,对于我而言颇有几分孤陋寡闻的戏谑意味。

 

 

一个风轻云淡之日,随文友驱车前往潦河坡采风。途中,文友从南阳上古的姜太公坐钓南阳地;科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趣闻轶事;范蠡与西施的绝世情爱,张仲景的医风秘经;智圣诸葛亮的稳坐军中帐,专捉飞来将的美谈到现代人文文化发展态势,文友间时而激烈博弈,时而互道长情,当然谈得更多的是当即所达目的地——潦河坡。

 

 

古道逸风,星罗棋布,有关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南阳广为流传,可谓旷日持久,潦河坡镇当属这段风云史的重中之地。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中,光武帝刘秀遗落的珍贝,成了后人一直以来谈论的经典话题。

 

 

云峰奇秀,宝地呈辉。

山峦层叠起伏,鱼虾虫鸟嬉戏,叶林葱郁,花芳盈脆,玉带环绕,悠悠迂回的山间公路,把一个美夷尽收的潦河坡呈现给我们。此刻,身处历史底蕴深厚,生态条件极为优越的小镇中,怎不叫人心生欢喜?

 

 

山野访古寻踪,白云见证,春来坡上,一番风赏心,随这厚重山水肆意漫流。

出来南阳城西北25公里就可到达的潦河坡镇,因地处东潦河、西潦河上游而得名,属伏牛山余脉、五垛山支脉,地形为浅山丘陵,辖10个行政村,183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6000余户2.5万人。辖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荒山荒坡11.3万亩。它已跨入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之列、也是河南省卫生乡镇、更是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春山行,望乡亭,醉爱潦河坡的景。”

顺着灵秀大道一路走来,一个个人文典故从文友口中蹦出,和着道路两旁绿树翡翠林立,叶欢鸟闹,人间四月天,一曲醉花阴,任由风波里。

这山,这水,这世外桃源,迅即让我剔除一身水泥墙,钢筋混凝土的禁锢,一扫多日心中抑郁的快感,也只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来诠释了。

 

 85.jpg




  “快看!快看!一桥牛!”行途中一文友惊呼道。
  一车人的目光,聚集缓缓迈步,且排列有序的老黄牛从小桥上穿过时,仿佛又见诗文中所描述的“牧童短笛,遥知杏花村”的纯美乡风。

  有文友马上出来纠错说;“咋是一桥牛呢?”
  众文友打诨趣笑起来:“牛尽占一座桥,叫一桥牛,也对嘛!”
  “哈哈”
  “嘿嘿”
  “呵呵”
  “……”


  我们抵达目的地的第一站是“古庄渔村”,也可叫做杨树岗,字体古朴的牌匾,鹤立山林间,一目入心来,三观亦霞飞。小小村落,杨树,清竹,洋刺槐,鬼柳树,老枣树等植被,葱葱郁郁遍布村落。极致的幽静,淡雅,古朴,悠远的透射一股深意。而替代古朴旧房的皆是一幢幢小洋楼鹤立村中,欲寻土墙灰瓦布局的村风,亦成一种空落,精神充沛的村人早成了城里的“洋人”。


  采风一行从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中走过,来到“上有苏杭,下有龙都天鹅湖”的打磨石岩水库这里,天水合一的湖面波光粼粼,水鸟翩翩,一抹辽阔深纵而来,轻风微漾。东潦河的香水径流,也倾情而入,使得西潦河的“天鹅湖”再添悠妙。忽然觉得西潦河这条从南召入境杨堂村出境的水系,定隐藏了几多人文故事在里边。出自
《左传·昭公九年》中“木本水源”的寻根探访,亦牵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13年,方有此处强强鼎立的人文风景。

 

云嬉春闹,花鸟虫鸣,绕不过山头,隐于山丛水湖,纯纯安逸这怡美乡风。劳作的人们,或三三两两梯田耕做,或一人牵了羊子在村前草坡地晃悠。山的静谧,水的坦阔,田土的淳厚,怎离得乡人的这份辛勤劳作,双手打造?旧山换新颜,老河成了“龙都湖”、“天鹅湖”,亭台轩榭,长廊画壁,荷叶连连,水草莹莹,鱼虾畅游,这静与动,动与静的别致风景,谁又不醉呢?

 

“脉脉无语卧龙峡,楚楚动人纱帐隐。”四月迷幻下的卧龙峡,水幽似梦,春潮盈盈,故千寻,亦眼前,又缥缈,华姿旖旎,香云融叠,灿心念念,那卧龙峡,婉约炫彩,定会给你一个“出水芙蓉”的华丽世境。

 

 01.jpg

                             三

 

 

“神鸟欲飞青云中,翎羽且舞山水涧”

一行采风的我们进入吴汉文化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门庭两旁的这两只飞鸟,虽不懂其中深藏的古意,但一定代表了“吴汉故里”大司马吴汉的鲲鹏展翅之鸿业。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却身在大将陵墓前,星火翻转,旌旗飘扬的古战场在脑海间已成宏景。

 

 

长亭短歌,花木草间,雕栏画柱看平生,古墓巍然金卷中。一曲长歌行,魂断潦河坡,上有古镜,今有经典。这位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吴汉,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的他,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观碑文,慕雄志,堂堂汉子号忠侯,一生戎马生涯,血溅沙场,得君主刘秀之谬赞“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的吴汉,于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赫然有名,真可谓英雄一世,千秋万代,功过自有论说。

 

故园行走,似有天音风传,只听得汉将邓宇曰:“吴汉与邓弘俱客,苏弘称道之。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及。 司马光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然沉勇有智略”;黄道周不惜长评说:“吴汉为将,一心光武。说宠击郎,广阿从主。光武发兵,任汉军旅。苗曾阴速,汉先加斧。所发之兵,尽上幕府。建茂合兵,汉伤膝处。奋起击之,溃遁无所。后伐公孙,两营隔阻。帝闻大惊,败端立数。汉励诸军,衔枚复伍。八战八克,刺述于俎。传首长安,于国有补。

 

清风挽唱,躬身叩拜,故人有知。

曲径幽深,琴瑟之心,丽花魂祭。

固守,清安。

云高,水长,亦得一世颂扬。

 

 104.jpg

                               四

 

 

出来吴汉故里,悲情未泯,一路行风“悬天楼”。

文友们脚步轻盈,定比我这笨拙之身亦捷足先登,我在其后,边走边追寻文友所描述“悬天楼”的“奇”、“绝”、“俊”、“险”之貌,未赏真容,且无鼓浪腾叠之意。

待我一步步踏过黄陂草,穿过叶林,翻过石阶,喘着粗气,方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怪石嶙峋中,一小块石头在半山腰中居然支撑超小石块N倍的一块巨石。巨石伸出的部分,活像一只千年龟的头型,太“绝”了,又真真的“奇”了,当然“俊”的非常出彩,那个“险”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总之心头有一把火在燃烧,惊叹大自然竟拥有如此奇景,让我大饱眼福,度见真容,幸哉,乐哉。

 

 

“悬天楼”,果不负此得名。掩卷沉思名字由来,定有一番解意,据《南阳县地名志》曾记载到:“悬天楼挺拔于西北群山之中,西界南召县,奇峰耸峙,云遮雾碍,若仙阁凌空,故名。”

确之凿凿,言无虚词,亦赏心悦目中惊魂思飞。

 

 

俯身凝视,“忍者神龟”神情肃穆,庄重,望向远方,好似军中大将那高瞻远瞩的气势,一副审时度势,架起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之大气魄精神;又似一位情爱之人,包含深情的顾盼远方的爱人;诗和远方在哪里呢?诗人形象的巨石一次次的迎风叩问。

而被压巨石下面的小石块,蜿蜒的身子,蜷曲如蛇,蛇龟同体,妙不可言。那王莽可是铁了心的敢撵,刘秀也真真的一个敢躲,方选这一玄酷之地,亦为绝世奇才。小石支起便为阁楼,竟是刘秀的藏身之地,也是保命华府,犹感前来观瞻,不虚此行,而拱手作揖一敬天神,二敬自然,三敬史典,四敬我心供奉,亦可。

 

                            五

 

一笔描摹,画境便切入了大棒山, 意念的小棒山。

雨中,攀爬,山路略带润泥,山涧芳香四溢,山石嶙峋,畸形怪状,给这座山增添几多神秘魔幻之意,欲呼风,唤雨,我且归去,归去。

但,皆因顶礼膜拜,山之峰巅,怎可停步?相得文友们一路裹挟,照顾,终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峻峰之美,惬意而乐欢。

风草破阵,丽花随行,上参叶茂枝壮的山树葱郁,下奏小小多肉的妩媚娇态,中间划拉手指的青苗植被, 以及那些叫不上来名字的花花草草,在我的世界里凤展容颜,铺排画境,丹心映照,此时我亦迷失,此地欲归隐,且度行僧。

 

忽然想起文友水硬度诗曰:据说大小棒山山脚下/有天神埋着的金棒子/山上有山神映射的魂灵/她的两个儿子/以山脊为边界/一个司山阴/忠实地放牧黄陂草/放牧羊群、清风、明月/一个司山阳/放牧槲叶、瓦枞、洋刺槐/阳光、黄牛、星罗棋布的湖泊/放牧远山的回声与烟霭/

 

诗美,因山美,意达,缘山旷。

仙境,云中叠,庙堂,一慈心。

 

下得山来,带一山花,携一云梦,缥缈含烟,葳蕤叠翠。这般妙境,引我还来,再攀玉皇顶;重游紫山、羊山、磨山等这山山相抱的大美风景;带一束百合花以祭苍古,我心目中的真英雄吴汉大将军;十指相扣点燃一抹香烛,上奉千年古刹圆明禅寺、汉娘娘庙、大王庙恩赐于我的天堑古道,法命轮回,纵是错过了诗和远方,错过了金山银山腹地的越野车竞赛大狂欢,错过了醉美潦河坡的大联欢,风从潦河坡过,心已入山境,也亦无憾.......

 

 

作者简介:

徐杰:网名月上千风,笔名梦柯,1971年生于南阳,现为南阳市作协会员,兼擅多种文体创作,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陆续刊发于《中国散文大系》、《星星诗刊》、《文艺百花园》、《世界汉语言文学》、《躬耕》、《青年新诗一千家》、《奔流》、《天津诗人》、《东方诗刊》等多家媒体刊物上发表,同时作品散见各大网站媒体现任电视台栏目编导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烟雨迷镇,一缕风吹过(组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