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节 |
母爱至深 伴随一生
聆听,打开智慧之门
世界上,有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所有的爱都给你,从未想过要回报,这个人,就是母亲。
明天(5月9日)是母亲节。记者5月7日从医院产房开始,进社区入家门,上街头踏工地,从不同地方、不同场景、不同母亲的身上,追寻我们所熟悉的相伴一生的母爱,以此向天下母亲表达至深敬意。
温暖怀抱
妈妈的呼唤,是生命里最美的声音。上午9时,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36岁的产妇韩冰抱着出生两天的小宝贝,脸上写满幸福甜蜜:“小家伙在母亲节前出生,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深情叮嘱
妈妈的呵护,是成长的最佳港湾。在城区三里河步行道上,阳光正暖,37岁的沈阳双手护着一岁的儿子,蹒跚学步;在城区宛都名邸小区,每晚,33岁的赵书蕊都要陪伴孩子看绘本,从孩子一岁多起,她就专门抽出时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下午2时40分,35岁的闫菲把女儿送到市二十一学校附近后,又叮嘱几句,一直看着女儿进校门。
细心照料
妈妈的双手,能遮风挡雨。下午4时30分,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40岁的毛迎庆一手举着孩子的输液瓶,一手拉着孩子向医生询问检查结果,得知孩子得了肺炎,她急得不行:“一听说孩子生病,我都心急火燎的!”
妈妈的双肩,一样扛起家庭重担
妈妈的双肩,更能扛起重担。下午2时,在城区光武路与独山大道交叉口一处工地,阳光正强,50岁的杜祖霞和41岁的王成阁半蹲在20层的工地上扎钢筋,汗浸衣湿,却全然不顾。她们在这个工地已干将近一年,每天,她们像男人们一样,早上6时30分准时到岗,下午6时下班。除了吃饭时间,一天都待在工地上。“让孩子们过得好点,这是母亲的责任,咱受点苦值得。”这是她们共同的心声。
妈妈的味道,总是让人难舍。中午,在独山大道一小区,50岁的李玉玲又在厨房忙碌着,为上班的儿子准备午饭。她说:“儿子吃不惯外面的饭,总喜欢吃我蒸的馒头做的饭。”
妈妈眼里,儿女永远是孩子
在妈妈的眼里,儿女永远是孩子。在卧龙区七一街道滨河社区,75岁的刘亚丽与儿媳和睦相处27年。时至今日,她心中的儿媳还是那个刚进家门时的小姑娘。婆媳二人常一起逛街买衣服,情同母女。“虽然没有生她,但我愿把能给的都给她!”滨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1岁的史今焕与76岁的王景蓝和好姐妹们一起开心聊天,她们满头银丝,神采飞扬,看着她们幸福的模样,天下儿女,都为她们高兴。
母爱伟大,母爱无私,母爱崇高,用任何美好的词形容母爱都不为过。其实,母亲最不易。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母亲的爱恰恰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存在。她,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滋养;给了我们蹒跚学步的力量,给了我们点亮智慧之灯的本领;在我们成长的日子里,是母亲始终相伴,即便步入耄耋之年,在她们眼里,我们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幸福老妈妈,开心好姐妹
行文至此,我们唯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全媒体记者 杨青晓 周梦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五一假期,文明旅游成南阳美丽风景—— 每个人都是最美的景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