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三十载,全国劳模杜岩伟——
守护电网的忠诚卫士
人物档案
杜岩伟,男,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一班副班长,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杜岩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大学毕业后扎根基层检修一线,30年来时刻守护电网安全,初心不改,无怨无悔。先后获得“南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杜岩伟(左)和同事正在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电缆
无怨无悔 默默守护
杜岩伟1991年大学毕业,上班后的第一个岗位便是电气试验工。在很多人眼里,电气试验工作不但危险,经常风吹日晒,有时半夜三更还要处理缺陷,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从学子到专家,他坚守岗位30年。
2020年3月,在对110千伏独山变电站进行专业化巡检时,杜岩伟用红外测温仪发现一条110千伏进线电缆终端三相之间存在细小的温度差异。为了拍摄出精准的红外图像,他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变换各种角度和位置进行拍摄。红外相机不能自动对焦,全靠手动调焦,眼睛累得直流泪、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他全然不顾,一次次找准目标,一次次按动快门,获得清晰的红外图像87张,通过比对分析,最终诊断出电缆终端存在重大设备隐患。第二天,公司相关部门对这条电缆终端进行了更换。
30年来,每当供电设备出现缺陷故障,不管清晨还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杜岩伟总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没有丝毫怨言。
创新创效 薪火相传
2013年,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创建了以杜岩伟名字命名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启了创新创效、薪火相传的逐梦之旅。通过师带徒、传帮带,4人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2人成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变电站的重要电气设备,长期以来现场测试一直存在误差大、接线烦琐等问题。杜岩伟带领团队,历时7年多,进行300多次现场试验,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最终提炼出两个数学公式,并获得发明专利。目前,该专利在系统内外多家单位得到广泛使用,累计创造价值60余万元。
几年来,杜岩伟工作室的成员由16人扩展到31人,催生国家专利1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成果奖28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922.88万元。现在,工作室已经成为国网南阳供电公司众多年轻人向往的“梦工厂”、劳模精神的传承地、企业文化的传播地、业务技能的传授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载誉归来后,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记者见到杜岩伟时,他正和同事们在220千伏麒麟变电站进行常规巡检工作。用红外测温仪拍摄线路图像,用自制设备检查设备状态,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杜岩伟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
谈及获得全国劳模的感受,不善言辞的杜岩伟稍稍有些激动:“习总书记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指出,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利用好劳模工作室这个平台,发挥好劳模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践行初心使命,助推国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全媒体记者 张曦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森林生态建设显成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