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桃花源 ——记南阳市人大代表王玉森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追梦桃花源 ——记南阳市人大代表王玉森
作者:  王好学 张九鼎 李征

追梦桃花源

——记南阳市人大代表王玉森


王玉森(左三)介绍桃产业情况。(资料照片)

  十里桃林万亩绿,白河银滩仿佛云团从天飘落,桃汁酒醉了八方游客,农家院里欢声笑语……这就是碧海银滩桃花源,位于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

  津湾,因位于新野城南并有南下的古渡口而得名,原本南北流向的白河好像特别眷顾这个村子,在这里绕了个弯,从北、东、南三面怀抱村子,让津湾有了大面积的滩涂。如今,勤劳的津湾人让这片滩涂变成了桃花盛开的地方。

  十里桃花,无须三生三世,美丽乡村,自当只争朝夕。南阳市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王玉森,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逐梦桃花源,为津湾群众描绘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

  1994年,王玉森当上了津湾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津湾发展的重担。津湾人向来有种桃树的传统,桃多汁而鲜美,正如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王玉森就以此为突破口,带领乡亲发展桃产业。

  他首先考虑的是让乡亲们富起来。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选择了“合作社+品牌+规模”之路。2008年9月,津湾村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建设冷库,为村内的林果产品注册了“津湾”牌商标,实现了一体化管理,种植规模迅速发展至9000余亩,年产鲜果15000余吨。现在,在万亩桃园基础上,又发展优质早熟大棚桃400亩,采摘桃园568亩。如今的津湾已由滩涂之地变成了桃树基地,种桃的农户达到400多户,林果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桃产业已成为津湾人增收的主渠道。用乡亲们的话说,现在的津湾,很多人那可是“富得流油”。

  种桃树不只富了村民,也美了乡村。王玉森的目光越过桃园,盯在了美丽乡村上,他决定走农游一体化道路,把津湾打造成美丽的桃花源。

  王玉森聘请北京一家规划设计院做了《南阳市新野津湾梦桃源旅游新村开发规划方案》。2016年以来,津湾村举办了四届桃花艺术节、首届抖音采摘节,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加速转型跨越发展,叫响“田园新野”品牌,走好“绿富美”发展之路,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津湾村,以农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体验为依托,打造农游一体化桃源新村,成为辐射豫鄂两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每年桃花盛开和桃子成熟时,都会吸引南阳、襄阳等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旅游、住宿、餐饮产业的兴起。目前,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观景台等服务配套设施已投入运行,村里发展农家乐20多家、采摘园26个,每年盛花期和采摘期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以上,成为绿色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全国先进示范社区、全国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省首批美丽乡村试点村、特色旅游村,南阳市十大美丽乡村……津湾正在富而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作为发展领头人,王玉森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2010年被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1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2015年被南阳市委评为“焦裕禄式好干部”“劳动模范”;2017年光荣地当选市、县人大代表。

  每当春日,万亩桃园连片盛开,微风过处,桃花飘飞,“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已经不再只是想象。王玉森说,津湾的桃花源更美,这里是民富景美,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津湾更令人期待。(全媒体记者 王好学 通讯员 张九鼎 李征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