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工匠撑起玉雕大产业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镇平工匠撑起玉雕大产业
作者:  陈琼 谭亚廷 徐帅

镇平工匠撑起玉雕大产业


  4月25日,吃完早饭,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朱仁尊便走进工作室忙碌起来。

  朱仁尊是土生土长的镇平人,1991年在石佛寺玉器厂学习人物雕刻,2002年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仵应汶,一直从事水晶、玉石佛造像创作。不论外边有多好,朱仁尊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施展自己的才华。

  眼下,在镇平县石佛寺镇,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把自己的工作室甚至家都安在这里。

  镇平不产玉,就是这样一座没有玉石资源的小城,却成为年产值200亿元,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均增加值达30亿元,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走进石佛寺的大街小巷,玉器摆件、挂件、饰件等琳琅满目。近年来,镇平玉雕产业向“高、精、全”方向发展,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创建,从市场营销到包装物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规划建设的玉文化博物馆、珠宝玉雕学院、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为健全产业竞争力,推动玉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玉雕产业发展,专业人才是关键。该县共有18所初级培训班和一所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并长年和天津美院、西安美院等高等院校开办玉雕高级研修班,培养高端玉雕人才。目前,全县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国家级玉雕大师30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76人、省级玉石雕刻大师569人、各类技工技师1万多人。

  如今,不仅在外做玉生意的镇平人返回家乡,全国各地的玉匠们也愿意来到镇平雕刻美玉、扎根创业。无数玉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之心”,正潜移默化地塑造着镇平的城市精神,为这座中原古城增添了新的精神标记。(全媒体记者 陈琼  特约记者 谭亚廷 徐帅)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玉雕 科研创新不停步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