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盛湾镇阴坡村: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淅川县盛湾镇阴坡村: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作者:  申东 杨振辉

地处深山区的淅川县盛湾镇阴坡村,盘活村里的生态资源——

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4月17日,从淅川县城向西南出发,过丹江小三峡,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蜿蜒前行,一路云雾缭绕,细雨蒙蒙。路上泉鸣瀑响、鸟啾虫吟,一个多小时后,位于秦岭南麓伏牛山深处的盛湾镇阴坡村到了。

  “你瞅,这都是野猪刚踩出来的,早来一会儿咱们估计都能看到它!”刚一进村,阴坡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培就对记者说。沿着李玉培所指的方向看去,一排排野猪脚印在麦田中清晰可见,“随着生态越来越好,野猪、草鹿等野生动物都时不时来村里溜达溜达。”

  沿着李玉培所指的方向再向远望去,一栋栋石板房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如果不是李玉培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十里八村闻名的穷山村。100余户村民生活在总面积7.5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上,“一间瓦房三石灶,两窝红薯是家当。”是阴坡村500多名村民过往生活的真实写照。

  除了生活条件艰苦,悬挂在山腰的羊肠小道也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阴坡村人,“那些年,去一趟镇上要走5个小时,回来我就累得直想哭。”提起过去,阴坡村村民曾文英说。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淅川县,像阴坡村这样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还不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既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使命,也承载着带领乡亲振兴乡村共奔小康的殷切希望,让绿水青山变成67万父老乡亲致富的靠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近年来,淅川县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使5121户19813名深山村民成功搬出山区、住进社区,享受到城镇发展带来的便利。

  2008年到2018年,阴坡村102户乡亲,先后移民至淅川县城光明社区、盛湾镇盛和社区等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在盛和社区,一排排移民搬迁新房整齐划一,幼儿园、超市、公共服务中心、扶贫车间等配套齐全。阴坡村村民刘均生正带着孙子在小区的文化广场荡秋千,“现在我们一家6口人搬进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孙子在镇上的学校读书,老人能享受到政府的各项补贴,这好生活在以前根本想不到!”刘均生介绍,现在镇卫生院10分钟就到,社区内还有藤编加工车间、公益岗位等提供的工作机会。据了解,盛湾镇共有680户2210名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虽然搬进了生活条件更好的城镇,可村里的地怎么办?那是俺们农民的命根子,可不能撂荒!”正当李玉培为这事儿发愁时,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了阴坡村。“我们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山下种香菇,山上种药材,河边再建几栋民宿,再规划个野猪、草鹿等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盘活村里的生态资源,让游客来我们这里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把村里的好山好水好风景变成村民们的‘好钱景’!”站在村口,李玉培充满憧憬地向记者描绘着阴坡村的美好未来。(特约记者 申东 杨振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