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日常
陈向阳
今年4月是第33个爱国卫生月。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运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身体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爱国卫生运动就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卫生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除四害”“五讲四美三热爱”“卫生城市创建”“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一系列工作。依托广泛的群众基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疾病灾害,人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爱国卫生运动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进入新时代,需要我们坚持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注重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培养,把大健康意识融入美好生活建设,守住“卫生”根本,创新“运动”方式,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时俱进。今天的爱国卫生运动已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而必须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常态化开展,推广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倡导者、参与者、实践者,筑牢健康中国建设的微观基础。尤其要将疫情期间那些健康文明的做法推广开来、坚持下去,并将其融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中,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拓展上下功夫、在细化上下功夫、在落实上下功夫,激发全社会“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主动性,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爱国卫生运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卫生是个人的事,关乎健康;卫生也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我们必须将公共安全卫生抓在平时、防在日常、落在细处,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延续、固化为常态长效之举,强化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自觉意识,才能在关键时候为我们遮风避雨。只有每一个个体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民健康的愿景才能变成现实,从而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爱国卫生,人人受益。让我们持之以恒,携手共治,用健康体魄建设美丽家园、拥抱幸福生活、共享健康中国!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