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卧龙岗村:富了脑袋 鼓了口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淅川县卧龙岗村:富了脑袋 鼓了口袋
作者:  杨振辉 康帆
  南阳网讯“箭头不利,努断箭杆子。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自己干。”近日,在淅川县西簧乡卧龙岗村,手有残疾的“香菇大户”李清洲哼着小曲,手脚麻利地分捡着刚烘干的香菇。

  “2001年,我在郑州打工,一次意外事故,全身85%烧伤,右手落下了残疾。”李清洲回忆说,当时感觉天都塌了,连续几年连门都不想出,也不想跟别人说话,家里5口人,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日子越过越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时,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我们村山多地少,人均不到1亩地,地里活少,一忙完,村里全是围在一起打牌的,2015年,全村1790人,近七成是贫困户。因为穷,村里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子女对老人不孝敬等现象,邻里之间也经常因为田地界限、宅基地等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卧龙岗村支书李文强提起以前,也是直摇头。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针对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现状,2016年,以“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为主题的“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在淅川县轰轰烈烈开展,一批批先进典型成为社会楷模,该县还出台优惠政策,确保先进典型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达到用身边人教育激励身边人的效果。
  活动清风吹到卧龙岗,村里开始评选“勤美之家”、“文美之家”、“孝美之家”等八大类优秀典型,在产业发展、就业求学等方面给他们鼓励、支持。很快,200余平方米的文化长廊和160余平方米的家风家训、最美人物展示墙,也在卧龙岗树起来。老李的转变从此开始。

  “李占生,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被评为‘德美之家’!”“张根娃,多次给村里公益事业捐款,被评为‘义美之家’!”……看着邻居们一个个榜上有名,他心里也痒痒的。“扶贫政策那么好,别把自己当残疾人,就能干成很多事!”在扶贫干部的劝说下,老李动心了,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尝试发展袋料香菇8000袋,当年就见到效益。
  2017年春天,老李的香菇已发展到1.2万袋,为了节约资金,装袋、灭菌、上架等环节都是夫妻俩亲自干,当年就摘掉了贫困帽。人勤地不懒,2019年,老李种香菇净赚3万多,带领卧龙岗村发展香菇20万袋。
  “现在人们的精气神跟以前大不一样!”卧龙岗村第一书记杨朵介绍,五保户高如发,享受危房改造住上新房,硬要打工挣钱把建房款还给国家;游手好闲的张少文如今在家安心养牛,还带贫2户;疫情期间,村民自发捐款5万余元,用于村里疫情防控……
  “富了思想好脱贫”。一系列扶贫扶志活动,把卧龙岗村贫困乡亲的志气“扶”起来,把良好的乡风“树”起来,曾经沉寂的乡野焕发出新的活力。漫步村内,村庄干净整洁,2000余亩中药材、1000余亩鲜桃、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蓬勃发展,村民干劲十足。2019年,卧龙岗村贫困人口只剩下1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7%。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