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足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内蒙古,是祖国北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4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内蒙古考察,他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这是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201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加强草原保护,强化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看内蒙古】   建生态屏障,谋普惠民生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这里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内蒙古日报社供图   结合自治区实际,内蒙古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具体实施意见,坚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1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保护草原、森林是首要任务,内蒙古明确规定草原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矿业开发和风电、光伏项目,已建项目有序退出;停止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开采勘探活动;提高露天矿治理标准。 大兴安岭秋日。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供图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内蒙古势在必行。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内蒙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水草丰美的刺勒川草原。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供图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取缔违规占用草原的旅游景区景点397家,辉腾锡勒草原保护区风电机组开始拆除,额仑草原违规开垦、开矿等得到治理。完成营造林1372.6万亩、种草1687.5万亩,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60万亩。   【“妙”招分享】   守住底线思维,内蒙古有“妙”招   内蒙古,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在内蒙古有着生动的探索实践。   内蒙古黄河流域曾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绿则存,不绿则退。 呼伦贝尔草原。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供图   内蒙古多管齐下,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沙漠锁边造林;开展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建设和沙地重点危害区治理,实施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沙地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提升工程。   ……   一个个举措、一项项工程,守住了黄河流域生态“绿洲”。 内蒙古日报社供图 底线思维、筑牢屏障 内蒙古笃行绿色发展之路 守护祖国的美丽山河







编辑:文金卓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奋进新征程丨两会五年间 习近平这样领航中国巨轮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