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
南阳市持续发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中小投资者保驾护航
积极优化商事纠纷案件审理程序,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时间成本,对涉营商环境案件一日立案,对长期未结案件进行集中清理、强力监控……近年来,南阳市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全方位打造营商环境法治化“艳阳天”,使市场主体在法治框架内公平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法治保障。
刀刃向内
出台十项举措
去年,市民张先生、焦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他们和姚某均为上海某公司股东,姚某同时还供职于南阳某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在二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姚某擅自变更公司合同,张先生和焦先生一气之下将姚某告上了法庭。
这是一起股东代表诉讼案件,同时涉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时的责任承担,原本一审审理就需要几个月,但市中院接手后,从立案到审判,用很短时间就依法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充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权益。
这一案例是近年来南阳市持续发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一把手”工程。市中院成立了全市法院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管理等多个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基层法院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对所有涉营商环境类案件,实行专项管理,形成分管院领导主抓、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市中院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十项措施》,对标群众、企业期待,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刀刃向内,自我检视问题,自我整改提高。涉营商环境案件一日立案,在法定审限内再次提速,长期未结案件周通报月讲评,对结案少、超审限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提醒和约谈……多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实施,为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精准服务
畅通诉讼渠道
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内,便民台上手机充电器、纸笔、胶水、各种文书样本一应俱全,自助服务机前,工作人员正引导群众进行档案借阅。
市中院在线法院调解平台上,法官孙建章、于俊平和南阳市市民宋先生,以及远在福建的施先生正进行视频连线,在线进行调解。
这是记者日前在市中院采访时见到的两个场景。近年来,为提升中小投资者诉讼便利度,全市两级法院不断探索创新,开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提升诉讼服务水平。通过窗口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立案渠道为辖区群众、中小投资者等提供畅通、快速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与此同时,全市两级法院还不断推进智慧法院建设,陆续开通了网上缴费、扫码缴费、掌上法庭等便民利民信息化平台,努力实现当事人网上阅卷、网上材料提交,手机远程参与庭审、手写签字确认笔录。从而减少中小投资者诉累,节省诉讼成本和时间,逐步实现群众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加强宣传
化解金融风险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在南阳理工学院领创空间报告厅举行。中原证券南阳分公司营业部优秀讲师走进校园,以案释法,为大学生们送去金融知识,并开展金融安全教育。
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的永恒话题,是金融监管工作的核心,也是提升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南阳市金融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强化投资者宣传教育、加强证券期货基金机构监管、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措施,多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疫情期间,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南阳市金融部门还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上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梳理金融支持政策并进企帮扶。各级司法部门通过开展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中小投资者的司法需求,并针对疑问开展专题法治培训。此外,各级法院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法治宣传,发布相关典型案例,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小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意义重大。下一步,南阳市相关部门将不断探索努力,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为中小投资者营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全媒体记者 刘纪晖)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内乡县政协:机关党总支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