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数据背后的家国情怀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春运数据背后的家国情怀
作者:  陈向阳

春运数据背后的家国情怀

陈向阳


  据央视报道,为了防疫大局,辛丑牛年春节有超过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目前有数据表明,今年春运人口流动规模明显低于往年。春节前后历来是我国人群聚集流动量最大的时间段,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就地过年成了今年春节的主流声音,“舍小聚、为大家”成为春节一道独特风景。春运人数的变化,见证了疫情防控常态化面前每个人的力量。

  上亿人留守坚守的背后,是家国一体的炽热情怀,是家国同心的价值追求。就地过年的群体中,有农民工、异地求学的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等。据中国劳动学会等单位对外出农民工进行的“百企万人”快速调查,受访农民工中有77.61%选择了就地过年。

  众所周知,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每个不返乡的人,都为防疫牺牲了团圆,都为防疫作出了贡献,正是由于上亿人舍弃了与亲人团聚的宝贵机会,默默用留守坚守筑起了战胜疫情的坚固城墙。可以这么说,这个春节不回家的他们,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都值得全社会的尊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中国人历来怀有家国情怀,这个特别的春节,上亿的人自觉把个人事、家庭事上升为国家事,从内心深处把就地过年看作是为支持全国防疫一盘棋应尽的义务,他们用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选择,不约而同地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厚重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看似无形可寻,其实正是我们面对艰难险阻,每一名中华儿女把“国”看作“家”,把“家”比作“国”的大义抉择。这种情怀既是春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

  春运人数减少,是一种冷静与理性,是面对防疫和团聚,亿万国人作出的抉择展现,是人人所具有的国事为大、防疫为先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力量所在。待疫散花开、山河无恙时,再看万家团圆、享人间天伦。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