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绿色健康文明年
陈向阳
这个春节,很多城市颁布了“禁放令”。比起“狼烟”下的喧嚣,蓝天下一张张喜庆笑脸,比烟尘呛人、碎屑满地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
现代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今天的我们比过去有更多方式辞旧迎新。作为曾经春节的一个重要符号,爆竹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这说明,年俗文化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时代发展,年俗文化也必须有所改变。
年味的底色在于绿色与文明。辞旧迎新本是祈福和祝愿,是对新一年的憧憬,任何容易带来安全与健康隐患的行为,都与节日的初衷相违背。在当下的城市里,对于烟花爆竹的取舍,早已超出了年味的考量范畴,而上升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问题。这一切均是因为当下城市生活的形态、方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城市治理必须因势而变,这也是很多城市在“限放”之后,又启动“禁放”的深层次原因。年味除了要喜庆“红”,更要有环保“绿”。
文明是习惯、绿色是健康、节俭是美德。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就是文明、绿色、节俭的最好体现。随着广大市民文明素养的日益提高,文明南阳的城市底色正逐渐加深,倡导“零燃放”,共筑“南阳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个春节,很多南阳人自觉响应全域全时段禁放烟花爆竹的号召,纷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代更迭、岁月变迁,不变的是过年的烟火气息和家国情怀。亲人团聚、美食玩乐、旅游观光、祝福红包、云上拜年、收看春晚、影院观影、嗨歌唱戏……十足的年味声情并茂地拽牵着人们欢喜无比,它是一种藏在岁月里的过年情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自信。这个春节,我们生活的城市较之以往空气变得清新了,街道变得既干净又安静了,城市也更安全更文明了。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就地过年”为负重前行者“减负”
下一篇:春运数据背后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