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信人、用人之难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识人、信人、用人之难
作者:  任迪飞

人啊,人(随感)


人世间,有谁能不聚居杂处,独享到一份无人问津的清静日子?自古以来就不太有可能。闹中取静倒还可以,不是连隐逸之宗陶公也感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嘛,不是还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嘛!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一个人的清欢要么如夜半昙花华美绽放转瞬无,要么如枯藤昏鸦无枝可栖尽落寞,时间或空间,两者都难以容许。做个“独行侠”“隐身人”?只能想想而已。所以,纷纷扰扰中,红男绿女们才会有喜忧参半,才会有五味杂陈,才会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毅然决绝,才会有“痛并快乐着”“且行且珍惜”的守正笃实。


俗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花花肠子最难识。谁能都像孙行者那样,施计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任由翻江倒海,恣意自来自去?抛却精神或情感因素,就连所谓相偎相依的知心爱人,也毕竟是两口子,两个人呵,两条心呢,怎么可能像抟块泥土一样,用水搅把搅把就能完全捏合在一起,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呐?说什么不分你我,原本是各有一条心,合二为一,灵肉融合,难辨彼此,如不是唯心执念,却也是一面之词,实难服众。真要是都能举案齐眉同欢喜,相濡以沫共患难,那么多的家庭矛盾及其升级版——家暴、反目、离异、纷争甚至于杀害,又会是从何而来?广而大之,交友,婚恋,生活,招聘,经营,管理,治理——从个人到群体,从单位到国家,从单边到多边,概莫能外,这不真真是个怪事了嘛?!人防之外加上物防、技防,尚且百密一疏,防不胜防,更何况要去知、去识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呢,更何况要去经营家庭、管理团队、治理一方呢!戛戛乎难哉!此无他,皆因人难识。大凡厚黑学、方圆说、观相法、识人术、家训家书,流播甚广,实则皮相之说,难足为训。唯有把识人交给时间老人这个判官,或是交给实践检验这个仲裁,人自己呢,从今天起,做个立言立行、立整立改的行动派,面朝大海,春暖自会花开!


就连至圣先师都要不光听其言信其行,更要听其言观其行,可见不会说不好,只会说也不好;取信于人不能只凭嘴,还得靠做功。有道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譬如俗话说的“死后坟头千张纸,不如生前一碗饭。”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养”的心头、口上的遗憾、愧疚之感,很大程度上是生发于再也不可能会有在父母膝前承欢尽孝了的 过往举止,所以才甚为遗憾、愧疚,追悔莫及。还有,“救急不救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这些俗语,除了含有解决类似于徘徊岸边,面临先救老娘还是先救媳妇这样的两难道义或伦理选择之外,其实也还是建立在人难信、渡人而又自渡的这样一个自我解脱、救赎的现实考虑或信用杠杆之上的。再者,还是不应该忽略掉本色赤子在成长成人成才过程中,他是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的,除了被动的近朱或近墨之外,似乎也别无选择。这个客观因素,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要不然,老赖黑名单、3.15曝光台、扶人成被告、众筹被举报……这些怪胎乱象,就不会有生存的土壤了。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般是就其形而上意义来说的。历史上,盛世英才,乱世枭雄,一样的是文韬武略、经天纬地的不二人才,一如文王、孔丘、孔明、刘基,一如凯撒、彼得大帝、拿破仑、希特勒。不容乐观的现实却是,用人难,难用人。不难看到,在团队,在单位,在行业,在职场、商场、官场,“端起碗来吃肉,撂下碗来骂娘”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不乏有之,“占住茅坑不拉屎”的既得利益获取者不乏有之,“临渊羡鱼不结网”的悠然袖手围观者不乏有之,“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唯待遇马首是瞻者不乏有之。当然,“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只管埋首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精细劳作者不乏有之,“小车不倒只管推”“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精神高蹈者不乏有之,还不乏有越来越多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默默行进在中国的大地上。这一点认识当然得有、必须得有,要不然,哪来的代代家业,哪来的滚滚财源,哪来的永永江山?正因如此,破解用人难题,就不仅是确有必要,而且十分急需。

  

识人信人用人之难,如上所述。生而为人,为商,为任,为政,就像重视礼仪是为了降低人际交往难度,重视人事更是为了既尽其才又足其用,人人能够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能不谋求乎?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