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一起这样走过”·年终特稿 | 文旅深融释放发展新动能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2020我们一起这样走过”·年终特稿 | 文旅深融释放发展新动能
作者:  段平

“2020我们一起这样走过”·年终特稿

文旅深融释放发展新动能


  数读


  累计投资38.89亿元的“1+2+N”项目强力推进


  争取省级资金350万元,建设钻石级智慧景区6家


  打造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两个、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4个,建设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3个


  当前,促进文旅相伴相生、共生共荣,已成为满足人们拥抱“诗和远方”、实现更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必然选择。回眸2020年,南阳市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步伐,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胜势,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融合创新


  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2020年12月29日,坐落于白河之畔的“三馆一院”对外开放。六年的精雕细刻,惊艳众人,成就了它城市最美建筑、南阳文化新地标的地位。2021年元旦期间,“三馆一院”更是以接待来访游客近3万人次的纪录,成为南阳文旅又一张崭新的名片。


  博物馆尽显楚风汉韵,一馆看尽千年“帝乡”;图书馆超大的馆顶全景天窗与圆形灯带的光影变化,现代感十足;文化馆内手工锻造的嫦娥奔月、灵鹿献瑞图与层叠的楼梯相映成趣,历史感与现代感交融;大剧院内醒目的红座椅排列成行,升降舞台灯光密布,令人期待一场精彩演出的呈现。“三馆一院”俨然成为广大市民节假日出游的首选之地,新年音乐会、地方剧团优秀剧目展演、亲子剧场演出、文博展览和读书展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文化场馆体现、延续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脉络。为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化建设,补短板、强功能,市委、市政府将“三馆一院”项目纳入南阳市“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工程”“全市重抓重推的一百个重大项目”,开启了以“三馆一院”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提升的全新篇章。


  2020年,南阳市聚焦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文旅非营利性组织;圆满完成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遴选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49个项目,位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1+2+N”项目,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突出重点文化场馆投入使用。以“三馆一院”文化场馆建设为引领,带动村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拉大文化强市格局,推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多点突破


  重大项目上档升级


  走进部分恢复开放的卧龙岗文化园,游客如织,品味历史,领略三国文化……作为南阳市“九大专项”中“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标志性项目的卧龙岗文化园,彰显着文化古韵,其愈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带给游客更多希冀和期待。


  项目无疑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1+2+N”是南阳市文广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南阳在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中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龙头项目1个,即西峡老界岭;标志性项目2个,即卧龙岗文化园、南阳古宛城;N为2020年重点项目6个,即淅川丹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项目、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社旗县赊店古镇项目、镇平县玉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提升项目和鸭河七彩欢乐谷项目。2020年累计投资38.89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经济新常态下,南阳市不断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文旅产业项目,文旅融合效益日益凸显。


  乡村旅游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南阳市共打造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60多个,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农家宾馆)1300多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20个。


  培育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南召县、西峡县两个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宛西制药、南召伏牛山天池、南阳医圣祠、丹江大观苑4个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培育研学旅游,建设内乡博物馆、内乡宝天曼和淅川丹江湖渠首景区3个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


  持续改善景区旅游环境,优化道路交通,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多方推介宣传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南阳市精心打磨精品景区,争取省级资金350万元,建设钻石级智慧景区6家,并实现了客流实时统计、客源大数据分析、旅游安全预警、应急调度指挥等实用性功能。


  深挖资源


  提升内涵叫响品牌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力求产生“1+1>2”的效果。


  立足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充分利用“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金字招牌,南阳市大力保护和挖掘南阳深厚的文化内涵,创新宣传热点,打造特色品牌。


  南阳市加快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充分利用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金字招牌,对黄山、“不见冢”、岩石文(岩画)、楚长城、万里茶道、王子朝奔楚、丝绸之路、楚始都、汉画像石等遗址遗迹发掘、研究,黄山遗址已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序列;将南阳楚长城纳入国家长城公园建设,将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纪念地纳入国家长征公园建设;推动南阳黄山遗址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策划岩石文、黄山遗址、万里茶道、汉画、楚长城、丝绸之路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为人们提供深远丰厚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南阳市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全国性、全省性文旅商品交易活动;联合中国新闻社图片网络中心开展了“美育中国炫彩中华文明在宛”美育成果展等,探索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机制;建立实地文旅融合体验场馆,全面系统展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与开封、洛阳、许昌、周口成立了河南“五朵金花”协作机制,打造南阳世界月季名城。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作为经济转型的新动能,让南阳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自信满满、越走越宽广。(全媒体记者 段平)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南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