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 疫情防控不放松,物资充足价稳定—— 让全市人民过个安全祥和幸福年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 疫情防控不放松,物资充足价稳定—— 让全市人民过个安全祥和幸福年
作者:  段平 陈琼

疫情防控不放松,物资充足价稳定——

让全市人民过个安全祥和幸福年


1.jpg

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吕登阁创作牛年剪纸作品,迎接新年到来。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超市里已经开始循环播放喜庆的恭喜发财歌曲。当前国内疫情仍呈零星散发状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即将到来的2021牛年春节变得格外特殊。如何过好牛年这个新春?连日来,记者探访南阳市部分社区、超市、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解锁牛年春节新姿,就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进行采访。


  有条不紊迎新春


  随着家家户户张罗着置办年货,身边的年味愈加浓厚。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南阳市各街道社区、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加强防控疫情知识宣传,以最广泛的途径、最丰富的渠道,凝聚全民防疫强大合力。


  1月29日,记者先后在宛城区东关街道玄妙观社区和卧龙区光武街道中兴社区看到,防疫宣传的标语悬挂在醒目位置,提醒过往居民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少流动、少聚会、少聚集”等良好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沿街门店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防疫知识。记者在中兴社区看到,制作精美的抗击疫情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既扮靓社区环境,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该社区还为居民发放《公民防疫行为准则》手册,社区工作人员耐心为居民讲解相关知识,提升大家的防疫意识。


  自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开展以“迎新春大扫除大清洁”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通知后,各街道、社区迅速行动。2月2日,在卧龙区七一街道滨河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辖区卫生死角清扫、垃圾清运及路面消杀等防疫工作。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居民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社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过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将防疫政策宣传到辖区各小区及门店,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行程码等方式,加强管理,营造人人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在市城区医院、超市、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点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地方看到,防疫知识的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门口专人测量体温,对没有佩戴口罩的群众进行劝导。在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门前摆放了防疫知识宣传展板,凡入馆的市民都要佩戴口罩,先扫行程码,然后出示身份证并在入口处测量体温,方能进入馆内。据市文广旅局有关人士介绍,春节期间,我市所有文化旅游场所实行限量开放,强化流量管理,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75%,严防人员聚集。景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控流限流,设置“一米线”,加强通风消毒,进出人员必须扫码、测温、戴口罩,同时倡议市民“文明旅游、共抗疫情”。


  画外音:


  疫情面前,无论是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节”,提高防护意识是第一位的,既要自觉减少聚集外出,也要严格遵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等防疫要求。无论是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交通出行、物流运输,还是衣食住行、健康安全、休闲娱乐,都应提前谋划、做好预案。只有集聚众智、汇聚众力,周全安排、周到考虑,努力确保安全、守护健康,广大居民才能安心、舒心、暖心地过好春节。


2.jpg

南阳市卧龙区光武街道中兴社区志愿者为居民讲解防疫知识。


  行程扫码更精准


  “乘客上车前必须戴口罩,还要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显示绿码我们再开车……”2月1日,交通约车司机赵源向记者介绍。如今,南阳市城区每辆交通约车、出租车的内部都贴着“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二维码;车上还配有医用酒精,用于空车消毒。


  在南阳,市民不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扫码”,进出火车站、汽车站,进部分公共场所都需戴口罩,查验“行程卡”。


  南阳是人口大市,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日趋频繁。为切实维护广大市民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市于1月9日起在全市推行使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准确掌握重点场所中每个人过去14天的行程,实现精准化、信息化、动态化防控。


  春运大幕已开启。2月2日,记者在南阳东站看到,受疫情影响,旅客少了。在进站口,“平安春运、防疫为先”的宣传标语以及进站请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提示格外醒目,时刻提醒过往旅客:春运路上,交通安全和疫情防控都不可掉以轻心。


  在出站口,扫码登记、体温检测、检后分流……防疫人员认真查看每一位出站旅客的体温测量结果,并提醒他们戴好口罩。旅客们自觉排好队伍,主动出示疫情防控行程码或核酸检测证明。


  “旅客下车后,一直到出站口,沿途路上都有二维码标志。如果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就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并按要求提供核酸检测报告。”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设有老年人绿色通道,帮助手机不具备微信扫码功能的老年旅客登记信息。


  记者来到南阳汽车站,只见出行的乘客较以往锐减。在候车大厅,往日热闹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空座。在售票窗口,大喇叭里不断循环播放着“购票时请保持一米线距离”等。在出站口,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引导,下车的每位旅客都要进行测温、扫码、登记信息。


  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口,多了个“安检通道”。“进入医院请戴口罩,扫描二维码,将绿码出示给工作人员。”广播反复播放提醒,多位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每位进出的市民均需要微信扫二维码、测量体温,对不方便扫码的市民予以登记。


  目前,凡从高铁站、火车站、高速出入口健康监测服务站进入南阳的人员,都要主动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医院、政务大厅和商场、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时,要主动配合查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画外音: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来获取位置信息,只要是使用三大运营商手机卡的用户,无须填报信息即可查询用户前14天的行程。春节来临,全市各车站、医院、超市、社区等都使用二维码扫描登记,通过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大大降低了人员间的间接接触机会,进一步降低了疫情防控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204110056.jpg

约车司机对车辆进行消毒。


  “防疫自觉”成习惯


  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使用公筷,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倡的卫生习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些已成为市民的共识。


  春节临近,不少市民已开始着手置办年货。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商场、农贸市场看到,采购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自觉佩戴口罩,互相保持一定距离。商场也要求顾客进入时检测体温并佩戴口罩。市民们纷纷表示,戴口罩是防控疫情传播、扩散和蔓延的办法之一,出门戴口罩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在市城区文化路万德隆超市门口,市民依次测量体温,有序排队进入。“尽量不扎堆,能降低自身感染风险,也是对别人负责。”正在货架上选购年货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如勤洗手、外出必戴口罩、家里定期消毒、常通风等。


  “距离产生美”,保持一定距离在生活场景中也是一种“健康防护”。市民发现,现在各公共场所的排队区域增设了“一米线”。不少人逐步意识到,留足安全距离,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向对方表达善意。


  在南阳科技馆门口,等待进馆的市民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秩序井然。刚放寒假的许婧和父母来科技馆玩,看到排队的队伍,她感慨道:“现在大家已经养成习惯了,在哪里排队都隔得远远的。”“疫情过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习惯要是坚持下来,也能成为咱们的‘中国风’。”许婧的妈妈笑着回复。


  眼下,推行公筷公勺、推广分餐制、错位就餐等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南阳人的健康新“食”尚。


  在市城区独山大道一家餐饮店内,食客隔位而坐,每个餐具“公私”分明。在靠近窗户的餐桌前,市民庄先生一家三口正在用餐。就餐期间,庄先生不时拿起餐桌上的公筷为6岁的女儿夹菜。“开始使用公筷、公勺时,有点不习惯,不过现在已经适应了,分着吃更安全。”庄先生说。


  庄先生介绍说,春节期间,响应国家最新疫情防控号召,除了不聚餐、不扎堆,家里饭桌上也会使用公筷、公勺。“以前只有来客人时家里才会使用公筷、公勺。经过这次疫情,家人吃饭时开始实行一菜一筷、一汤一勺。虽然麻烦点,但这种习惯会坚持下去。”


  画外音:


  疫情之下,“防疫自觉”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诠释着不一样的美。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公勺分餐制、非接触式消费……一场文明生活与健康素养的提升,正在广泛共识下快速普及,个体的自觉正形成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前进的合力。


微信图片_20210204110122.jpg

商场工作人员对顾客进行酒精消毒。


  节日餐桌更丰盛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节日期间农产品销售形势如何?供给有没有保障?


4.jpg

超市工作人员在补充货品。


  1月31日,记者在南阳中商农产品批发市场看到,满载货品的车辆来来往往,商户们忙着卸货、装箱。在蔬菜批发区,商户杨荀正招呼工人们,为一辆从成都拉货回来的大货车卸货。杨荀告诉记者,他入驻市场已经有6年,经营的蔬菜品种有30多个,产地分布于山东、云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购进的蔬菜主要供应中心城区和各县区的超市量贩,近期日均交易量达100多吨。“这个数字并不是历史最好,甚至比往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家倡导‘就地过年’,返乡人员减少,加上大中学校放假等原因,近期蔬菜销量不升反降,价格也开始回落。”杨荀说。


5.jpg

南阳中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在装运蔬菜。


  该市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周珂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蔬菜供应订单早在去年11月份已经发出,备货总量按照去年春节期间的交易总量略有增加,只要物流货运不停,春节期间的蔬菜供应就没有问题。“目前,大葱已由每斤4.3元降到3.5元,萝卜由每斤0.9元降到0.7元,大蒜每斤降到三四元,猪肉的批发价回落到每斤20元左右。由于产地蔬菜价格稳定,物流货运正常运转,加之对公众理性购买、正常储备的宣传力度到位,春节期间的蔬菜价格不会出现异常波动。即便出现大幅波动,我们还会通过临时应急采购、加大蔬菜供应量来平抑物价,将价格波动控制在正常合理区间内。”周珂说。


3.jpg

超市内装饰一新,喜庆氛围浓厚。


  在盛德美南航店,记者看到卖场内已挂起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搭起了“喜迎牛年”的彩虹门,年货礼盒也都华丽登场,腊肉、腌牛肉、各种炸货等琳琅满目,喜庆氛围浓厚。粮油、蔬菜、鸡蛋等商品价格平稳,无丝豆每斤5.98元、胡萝卜每斤1.68元,大葱有每斤5.98元和3.98元两个品种可选,鲜鸡蛋每斤4.69元,比一周前下降0.5元。据该店销售经理来宾介绍,进入腊月以来,该店粮油销量是日常的三四倍,礼品类年货销量也比平时增长了1.5倍。目前,公司已充分备货,以满足节日期间的物资需求。


  记者又走访了南阳市城区建设路、车站路、红庙路等路段沿街开设的菜店、农贸市场、超市,多数商户表示,他们每天都在密切关注新闻、了解政策走向,将会比往年春节购进更充足的肉蛋、蔬菜,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大型连锁超市会持续供应常用菜,并且过年期间不歇业,但营业时间可能会比平时适当缩短。


  画外音:


  虽然前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以及春节临近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但经过正面宣传和引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稳物价、保供应举措出台,节日市场物资储备充足,价格平稳,供给持续改善,为广大市民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媒体记者 段平 陈琼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